- 01-考城隍
- 02-尸变
- 03-瞳人语
- 04-画壁
- 05-咬鬼
- 06-王六郎
- 07-偷桃
- 08-种梨
- 09-崂山道士
- 10-蛇人
- 11-雹神
- 12-狐嫁女
- 13-三生
- 14-叶生
- 15-青凤
- 16-画皮
- 17-陆判 (官)
- 18-婴宁
- 19-聂小倩
- 20-凤阳士人
- 21-胡四姐
- 22-侠女
- 23-酒友
- 24-阿宝
- 25-张诚
- 26-红玉
- 27-林四娘
- 28-鲁公女
- 29-胡氏
- 30--黄九郎
- 31--连锁
- 32-白于玉
- 33-连城
- 34-商三官
- 35-庚娘
- 36-宫梦弼
- 37-狐妾
- 38-阿霞
- 39-翩翩
- 40-青梅
- 41-罗刹海市
- 42-促织
- 43-狐谐
- 44-姊妹易嫁
- 45-续黄粱
- 46-棋鬼
- 47-辛十四娘
- 48-胡四相公
- 49-封三娘
- 50-花姑子
- 51-长治女子
- 52-荷花三娘子
- 53-窦氏
- 54-云翠仙
- 55-胡大姑
- 56-考弊司
- 57-狐惩淫
- 58-江城
- 59-孙生
- 60-邵女
- 61-二商
- 62-梅女
- 63-阿英
- 64-青娥
- 65-小翠
- 66-细柳
- 67-梦狼
- 68-霍女
- 69-司文郎
- 70-陈锡九
- 71-凤仙
- 72-佟客
- 73-爱奴
- 74-小梅
- 75-绩女
- 76-张鸿渐
- 77-云萝公主
- 78-天宫
- 79-乔女
- 80-神女
- 81-湘裙
- 82-三生
- 83-长亭
- 84-席方平
- 85-素秋
- 86-胭脂
- 87-仇大娘
- 88-珊瑚
- 89-恒娘
- 90-书痴
- 91-任秀 (故事中是鱼台县)
- 92-晚霞
- 93-白秋练
- 94-织成
- 95-竹青
- 96-香玉
- 97-嘉平公子
- 98-纫针
- 99-粉蝶
- 100-锦瑟
《聊斋志异》简介
基本信息
作者:清代文学家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成书时间:清代康熙年间(约 17 世纪中后期至 18 世纪初)。
文学体裁:文言短篇小说集,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
内容与主题
全书共收录近 500 篇 短篇小说,以 狐鬼花妖、神仙精怪 为主角,通过奇幻故事折射社会现实,主要主题包括:
爱情与人性
描写人与异类(如狐仙、女鬼、花妖)的浪漫爱情,突破世俗礼教束缚,歌颂真诚情感(如《聂小倩》《婴宁》《香玉》)。
对比人性善恶,揭露封建婚姻制度对女性的压迫。
批判社会现实
借鬼怪世界讽刺科举制度的腐朽(如《叶生》《司文郎》),刻画儒生沉迷功名、才华被埋没的悲剧。
揭露官场黑暗与吏治腐败(如《席方平》),塑造 “清官”“侠士” 形象,表达民众对公平正义的渴望。
道德与因果报应
通过奇幻情节宣扬善恶有报(如《画皮》),劝诫世人向善,批判贪婪、虚伪等劣根性。
艺术特色
奇幻与现实结合
以荒诞情节(如鬼市、魂游、变形)反映真实社会矛盾,形成 “超现实的现实主义” 风格。
人物形象鲜明
异类角色(如聂小倩、婴宁)多具人性光辉,善良、勇敢、深情,远超世俗凡人;官僚、庸儒等形象则虚伪贪婪,形成强烈对比。
语言与结构
文言简练生动,善用细节刻画心理(如《促织》中成名失子复得的狂喜与恐惧);故事结构精巧,常以 “意外结局” 深化主题。
讽刺与抒情并重
既如《公孙夏》般辛辣讽刺官场钻营,也如《莲香》般细腻描绘爱情悲剧,兼具思想深度与文学感染力。
地位与影响
中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打破唐代以来文言小说 “粗陈梗概” 的传统,将短篇文言小说推向艺术高峰,被鲁迅称为 “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对后世的影响:
文学创作:直接启发《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等清代小说,现代影视剧(如《倩女幽魂》)、戏曲多改编自其故事。
文化传播:译本遍及英、法、日等多国,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窗口。
思想价值:
体现了明末清初市民阶层的情感诉求与社会批判意识,蕴含对自由、平等的朴素追求,具有超越时代的进步意义。
经典篇目举例
篇目 核心情节 主题关键词
《聂小倩》 书生宁采臣与女鬼聂小倩冲破人鬼界限,联手对抗邪恶妖怪,最终终成眷属。 人鬼情未了、反抗压迫
《婴宁》 狐女婴宁天真烂漫,以 “笑” 反抗封建礼教,最终因 “笑中少哀” 失去魔力。 自然人性、礼教束缚
《席方平》 书生席方平魂入阴间为父伸冤,历经酷刑仍不屈服,最终得二郎神主持正义。 官场黑暗、正义必胜
《促织》 成名因被迫进贡蟋蟀家破人亡,其子魂化蟋蟀救全家,揭露 “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 皇权压迫、民生疾苦
总结
《聊斋志异》以鬼狐世界写尽人间百态,既是一部充满奇思妙想的 “狐鬼故事集”,也是一幅折射清代社会的 “批判现实主义画卷”。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与卓越的艺术成就,使其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永不褪色的瑰宝。
课程目录
白话聊斋01-考城隍
白话聊斋02-尸变
白话聊斋03-瞳人语
白话聊斋04-画壁
白话聊斋05-咬鬼
白话聊斋06-王六郎
白话聊斋07-偷桃
白话聊斋08-种梨
白话聊斋09-崂山道士
白话聊斋10-蛇人
白话聊斋11-雹神
白话聊斋12-狐嫁女
白话聊斋13-三生
白话聊斋14-叶生
白话聊斋15-青凤
白话聊斋16-画皮
白话聊斋17-陆判 (官)
白话聊斋18-婴宁
白话聊斋19-聂小倩
白话聊斋20-凤阳士人
白话聊斋21-胡四姐
白话聊斋22-侠女
白话聊斋23-酒友
白话聊斋24-阿宝
白话聊斋25-张诚
白话聊斋26-红玉
白话聊斋27-林四娘
白话聊斋28-鲁公女
白话聊斋29-胡氏
白话聊斋30--黄九郎
白话聊斋31--连锁
白话聊斋32-白于玉
白话聊斋33-连城
白话聊斋34-商三官
白话聊斋35-庚娘
白话聊斋36-宫梦弼
白话聊斋37-狐妾
白话聊斋38-阿霞
白话聊斋39-翩翩
白话聊斋40-青梅
白话聊斋41-罗刹海市
白话聊斋42-促织
白话聊斋43-狐谐
白话聊斋44-姊妹易嫁
白话聊斋45-续黄粱
白话聊斋46-棋鬼
白话聊斋47-辛十四娘
白话聊斋48-胡四相公
白话聊斋49-封三娘
白话聊斋50-花姑子
白话聊斋51-长治女子
白话聊斋52-荷花三娘子
白话聊斋53-窦氏
白话聊斋54-云翠仙
白话聊斋55-胡大姑
白话聊斋56-考弊司
白话聊斋57-狐惩淫
白话聊斋58-江城
白话聊斋59-孙生
白话聊斋60-邵女
白话聊斋61-二商
白话聊斋62-梅女
白话聊斋63-阿英
白话聊斋64-青娥
白话聊斋65-小翠
白话聊斋66-细柳
白话聊斋67-梦狼
白话聊斋68-霍女
白话聊斋69-司文郎
白话聊斋70-陈锡九
白话聊斋71-凤仙
白话聊斋72-佟客
白话聊斋73-爱奴
白话聊斋74-小梅
白话聊斋75-绩女
白话聊斋76-张鸿渐
白话聊斋77-云萝公主
白话聊斋78-天宫
白话聊斋79-乔女
白话聊斋80-神女
白话聊斋81-湘裙
白话聊斋82-三生
白话聊斋83-长亭
白话聊斋84-席方平
白话聊斋85-素秋
白话聊斋86-胭脂
白话聊斋87-仇大娘
白话聊斋88-珊瑚
白话聊斋89-恒娘
白话聊斋90-书痴
白话聊斋91-任秀 (故事中是鱼台县)
白话聊斋92-晚霞
白话聊斋93-白秋练
白话聊斋94-织成
白话聊斋95-竹青
白话聊斋96-香玉
白话聊斋97-嘉平公子
白话聊斋98-纫针
白话聊斋99-粉蝶
白话聊斋100-锦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