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如何学的问题
- 02课程介绍
- 03老魏声明
- JS04机械设计学习指南
- JS05机械设计总论失效阐述
- JS06机器设计考虑因素
- JS07机器设计准则
- JS08西格纳N曲线由来
- JS09西格玛N曲线分析
- JS10材料应力线图
- JS11零件应力线图
- JS12零件五种应力变化规律
- JS13miner法则
- JS14例题3-1及接触应力
- 【内部习题课程】JS课后01 3.1-3.2
- 【内部习题课程】JS课后02习题集增补3.1-2.21
- JS15摩擦润滑磨损概述
- JS16摩擦机理
- JS17磨损类型
- JS18润滑剂
- JS19润滑机理
- JS20连接概述
- JS21螺纹连接类型
- JS22螺纹参数
- JS23四种螺纹类型
- JS24预紧和防松
- JS25螺栓横向载荷分析
- JS26四种载荷作用螺栓
- JS27螺栓强度计算
- JS28螺栓疲劳强度问题
- JS29其他螺栓连接措施
- JS30例题5-1
- JS31螺旋传动
- JS32键连接-键类型
- JS33键的设计及强度计算
- JS34花键连接
- JS35无键连接花键连接
- JS36铆接焊接等(划重点)
- JS37传动篇目的
- JS38带传动基础知识点
- JS39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 JS40带传动应力分布图
- JS41带传动打滑和弹性滑动
- JS42带传动参数分析
- JS43带传动设计过程
- JS44带传动维护安装张紧
- JS45链传动入门知识
- JS46链传动材料
- JS47链传动多边形效应
- JS48链传动的参数选取及设计
- JS49链传动的后期维护
- JS50齿轮失效形式
- JS51四种载荷系数深度理解
- JS52弯曲应力计算
- JS53接触应力计算
- JS54齿轮参数
- JS55齿轮设计过程样例
- JS56斜齿轮受力
- JS57锥齿轮和润滑
- JS58蜗轮蜗杆传动
- JS59蜗轮受力分析
- JS60蜗轮蜗杆热平衡
- JS61滑动轴承基础结构
- JS62滑动轴承轴瓦结构
- JS63滑动轴承计算
- JS64滚动轴承类型
- JS65滚动体应力
- JS66滚动轴承基本寿命与寿命
- JS67轴承寿命计算
- JS68预紧及密封(务必梳理清晰工作原理)
- JS69联轴器
- JS70离合器
- JS71轴的分类及定位
- JS72轴的强度计算
- JS73弹簧(简单绘制重点)
- P01机械设计怎么学(求三连)
- P02机械设计课程一览
- P03机械设计总论(求三连呀)
- P04等寿命曲线和材料应力线图
- 课程说明
- P05零件的应力线图
- P06疲劳损伤假说
- P07接触应力
- P08磨损
- P09润滑油
- P10润滑脂及承压油膜
- PLG013-1,3-2
- PLG习题集3-18,3-20,3-21
- PLG习题集3-1-3-5,3-8
- P11螺纹分类(求三连呀)
- P12螺纹连接类型
- P13预紧和防松
- P14螺栓组受力分析
- p15螺纹连接强度计算
- 资料课程
- P16增加螺栓连接强度措施
- P17 例题5-1
- P18螺旋传动
- P19键类型
- p20键
- p21花键、无键、型面连接
- P22铆接过盈连接
- P23带的分类-1
- p24带应力分布
- P25打滑和弹性滑动
- P26带传动设计
- P27带轮的结构设计+张紧
- P28链传动
- P29链传动多边形效应
- P30链传动设计计算
- P31齿轮失效形式
- P32齿轮计算准则
- P33齿轮使用系数
- P34齿轮强度计算
- P35齿轮许用应力
- P36斜齿轮受力分析
- P37锥齿轮
- P38齿轮润滑
- P39蜗杆传动
- P41蜗杆传动热平衡
- P42滑动轴承种类
- P43滑动轴承轴瓦结构
- P40蜗杆传动尺寸计算
- P44滑动轴承的承载计算
- P45滚动轴承的分类
- P46滚动轴承代号
- P47滚动轴承类型
- P48轴承寿命计算
- P49滚动轴承(支点理解)
- P50滚动轴承
- P51联轴器和离合器(感谢各位同学的观看)
- P52轴的分类
- P53轴系结构设计(祝上岸)
复试特点与要求分析(1 课时)
复试考查方向
介绍机械设计复试主要考查考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灵活运用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不仅要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需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意识。
举例说明复试中可能涉及的题型,如简答题、计算题、设计题,以及面试环节可能问到的开放性问题。
成绩构成与比重
讲解复试成绩在最终录取成绩中的占比情况,让考生明确复试的重要性。
分析不同院校复试成绩各部分(笔试、面试、实践操作等)的具体构成和比重,提醒考生有针对性地准备。
重点知识系统梳理(8 - 10 课时)
机械设计总论(1 课时)
设计要求与准则
详细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如功能要求、可靠性要求、经济性要求等,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各要求在设计中的体现。
梳理机械设计的准则,包括强度准则、刚度准则、寿命准则等,分析其适用范围和重要性。
设计流程与方法
按照机械设计的一般程序,从明确设计任务、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到施工设计,逐步讲解每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和注意事项。
介绍现代设计方法,如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让考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发展趋势。
连接设计(2 课时)
螺纹连接
回顾螺纹的主要参数和类型,重点讲解螺栓连接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通过推导公式,让考生理解松螺栓连接和紧螺栓连接在不同工况下的强度计算方法。
分析提高螺纹连接强度的措施,如改善螺纹牙间载荷分布、减小应力集中等,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说明。
键、花键、销连接
对比平键、半圆键、楔键等不同类型键连接的特点和应用场合,重点讲解平键连接的工作原理和强度计算。
介绍花键连接和销连接的特点、应用及设计要点,强调其在不同机械结构中的作用。
传动设计(3 课时)
带传动与链传动
对比带传动和链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分析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以及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
详细讲解 V 带传动和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包括参数选择、功率计算、尺寸确定等,通过实例让考生掌握设计步骤。
齿轮传动
系统讲解齿轮传动的类型、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重点分析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和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计算原理和方法。
介绍圆柱齿轮传动、锥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的设计特点和注意事项,结合实际机械装置说明其应用。
轴系零部件设计(2 课时)
轴的设计
讲解轴的类型、材料和结构设计原则,通过实例分析轴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方法,包括按扭转强度计算和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
强调轴的结构设计中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方法,以及轴的加工工艺性。
轴承设计
对比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特点和应用,重点讲解滚动轴承的类型选择、寿命计算和组合设计。
介绍滑动轴承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要点,特别是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
其他零部件设计(1 课时)
弹簧设计
介绍弹簧的类型、用途和材料,重点讲解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设计计算方法,包括几何参数确定、强度和刚度计算。
机架和箱体设计
讲解机架和箱体的作用、设计要求和结构设计原则,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其在机械中的应用。
典型例题与案例分析(3 - 4 课时)
例题精讲
选取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和历年复试真题,涵盖各个章节的重点知识和常见题型,如螺纹连接的强度计算、齿轮传动的设计等。
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考生分析题目条件,确定解题步骤,规范答题格式。
案例分析
引入实际的机械设计案例,如机床传动系统设计、汽车变速器设计等,让考生了解机械设计的整体流程和方法。
组织考生进行案例讨论,分析案例中的设计思路、优缺点和改进措施,培养考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面试技巧与常见问题解答(1 课时)
面试礼仪与技巧
讲解面试的基本礼仪,包括着装、仪态、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要求,让考生给面试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传授面试技巧,如如何清晰、准确地回答问题,如何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如何应对面试官的追问和挑战。
常见问题解答
整理复试面试中常见的问题,如对本专业的了解、科研经历、职业规划等,提供详细的回答思路和示例。
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进行模拟面试训练,让考生熟悉面试流程和节奏,提高应对能力。
模拟复试与答疑辅导(1 课时)
模拟复试
按照实际复试的流程和要求,组织模拟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环节。
为考生提供模拟试题和面试问题,让考生在实战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发现问题和不足。
答疑辅导
针对模拟复试中考生出现的问题和疑惑,进行详细的答疑和辅导,帮助考生解决问题,提高复试成绩。
根据考生的表现,给出个性化的复习建议和改进措施,指导考生进行最后的冲刺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