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是中国现代作家林语堂用英文写作的传记作品,是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以下是对该书的介绍:
内容梗概
全书共分四卷,即童年与青年、壮年、老年、流放岁月,从北宋仁宗景佑三年写到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036—1101),展现了苏东坡的一生。
童年与青年时期:主要介绍了苏东坡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早期的学习生活,以及他初登政坛、文坛的情况。
壮年时期:重点讲述了苏东坡在王安石变法期间的政治活动和遭遇,他对变法的反对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政治斗争,包括 “乌台诗案” 等。
老年时期:描述了苏东坡在哲宗元祐年间的政治生涯和文学创作,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司马光等旧党人物的关系等。
流放岁月:讲述了苏东坡在绍圣年间被贬岭南惠州和海南儋州的经历,以及他在流放期间的生活情趣、文学创作和思想变化等。
写作特点
忠于史实:林语堂在写作过程中,重新阅读了苏东坡的作品及跟他的经历有关的大量材料,尽可能地忠于史实,连苏东坡和有关人物说的每一句话都做到了有所本。
主观情感浓厚: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苏东坡的热爱之情,使传主苏东坡成为林语堂理想化的人物。
手法多样:采用了多种笔法赞扬苏东坡,表现苏东坡,融汇了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如历史知识、儒道释知识、诗词、美术、书法鉴赏知识等。
后世影响
文学价值:《苏东坡传》是一部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传记作品,它以生动的笔触、丰富的史料和深刻的分析,展现了苏东坡的一生,成为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传记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传播:该书的英文版在海外出版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为传播中国文化、介绍中国历史人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让更多的西方读者了解了苏东坡和中国传统文化。
人物研究:为苏东坡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书中对苏东坡的生平事迹、思想性格、文学创作等方面的深入探讨和分析,对后世学者研究苏东坡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