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1第1期 《沁园春·长沙》
- 002第2期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 003第2期 《红烛》
- 004第2期 《峨日朵雪峰之侧》
- 005第2期 《致云雀》
- 006第3期 《百合花》(上)
- 007第3期 《百合花》(下)
- 008第3期 《哦,香雪》
- 009第4期 《喜看稻菽千重浪》(上)
- 010第4期 《喜看稻菽千重浪》(下)
- 011第4期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 012第5期 《“探界者”钟扬》
- 013第5期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 014第6期 《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上)
- 015第6期 《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下)
- 016第7期 《短歌行》
- 017第7期 《归园田居(其一)》
- 018第8期 《梦游天姥吟留别》
- 019第8期 《登高》
- 020第8期 《琵琶行并序》(上)
- 021第8期 《琵琶行并序》 (下)
- 022第9期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
- 023第9期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下)
- 024第9期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上)
- 025第9期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
- 026第9期 《声声慢(寻寻觅觅)》
- 027第10期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上)
- 028第10期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下)
- 029第11期 期中试卷讲评(上)-论述类文本阅读
- 030第11期 期中试卷讲评(上)-实用类文本阅读
- 031第11期 期中试卷讲评(上) -文学类文本阅读
- 032第11期 期中试卷讲评(下)-文言文阅读
- 033第11期 期中试卷讲评(下) -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
- 034第11期 期中试卷讲评(下) -语言文字运用;写作
- 035第12期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上)
- 036第12期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中)
- 037第12期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 (下)
- 038第13期 《劝学》(上)
- 039第13期 《劝学》 (下)
- 040第13期 巧辨定语后置
- 041第13期 《师说》(上)
- 042第13期 《师说》 (下)
- 043第13期 巧辨宾语前置
- 044第14期 《拿来主义》
- 045第14期 《拿来主义》 (1)
- 046第15期 《读书:目的和前提》(上)
- 047第15期 《读书:目的和前提》(下))
- 048第15期 《上图书馆》
- 049第16期 《故都的秋》
- 050第16期 《我与地坛(节选)》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上下册:文学之旅的基石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上下册宛如一扇通往文学殿堂的大门,为学生们开启了丰富多彩且深邃悠远的语文学习之旅。
必修上册中,古典诗词展现出豪迈与婉约交织的魅力。《沁园春・长沙》里,毛泽东以其雄浑壮阔的笔触,描绘出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的壮丽画面,那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的豪情壮志,让学生们感受到伟人的胸襟与抱负,仿佛置身于那个热血沸腾的时代,见证着青年才俊们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与之相对,《雨巷》则如同一幅朦胧的水墨画,戴望舒用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塑造出一个彷徨寂寥的意境,引领学生走进诗人细腻而敏感的内心世界,品味那淡淡的忧伤与期待。
文言文单元更是带学生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凭借着卓越的口才和智慧,孤身深入敌营,劝退秦师,其言辞间的逻辑严密与不卑不亢令人折服。学生们从中不仅学习到古代汉语的词汇、语法和句式,更领略到古人在复杂局势下的谋略与胆识。《鸿门宴》则将紧张刺激的历史场景鲜活呈现,刘邦的隐忍、项羽的刚愎自用、张良的智谋、樊哙的勇猛,众多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生动地展现了楚汉相争时期的风云变幻,使学生们对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必修下册在文学体裁和题材上进一步拓展。散文佳作频出,《荷塘月色》里朱自清先生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月下荷塘的清幽美景,那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如诗如画,让学生在品味文字之美的同时,感受到作者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内心的挣扎与宁静。小说单元中,《祝福》以冷峻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深深触动着学生们的心灵,引发对社会现实与人性善恶的深刻思考。
古代文学部分,从《诗经》的质朴纯真到《离骚》的浪漫瑰丽,从《孔雀东南飞》的爱情悲剧到《兰亭集序》的人生感悟,再到《赤壁赋》的豁达超脱,一部部经典之作犹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文学的夜空。学生们在诵读、理解这些篇章的过程中,汲取着古代文化的精华,感受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上下册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思维能力和人文精神。通过对不同体裁、题材文学作品的研读,学生们学会了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语言艺术、领悟作品内涵,提升了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能力。同时,这些经典作品中蕴含的爱国情怀、道德伦理、人生哲理等,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成为他们在文学海洋中不断探索前行的基石,陪伴着他们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渐行渐远,领略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