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1 瑜伽起源25分钟
- 002 关节及呼吸的活动方向36分钟
- 003 瑜伽冥想35分钟
- 004 手足根基及瑜伽辅具运用35分钟
- 005 关节暖身26分钟
- 006 体位法的不同空间方位39分钟
- 007 腹式呼吸及常见瑜伽手印45分钟
- 08 古典拜日十二式理论36分钟
- 09 古典拜日十二式练习27分钟
- 10 瑜伽八支42分钟
- 11 瑜伽凝视点33分钟
- 12 站立体式(一)32分钟
- 13 站立体式(二)28分钟
- 14 练习课:拜日式及站立体式的练习18分钟
- 15 站立体式(三)36分钟
- 16 站立体式(四)35分钟
- 17 练习课:以站姿为主的串联练习序列27分钟
- 18 坐立体式(一)23分钟
- 19 坐立体式(二)33分钟
- 20 坐立体式(三)32分钟
- 21 坐立体式(四)31分钟
- 22 坐立体式(五)27分钟
- 23 坐立体式(六)34分钟
- 24 坐立体式(七)30分钟
- 25 练习课:以坐姿为主的串联序列33分钟
- 26 练习课:站姿、坐姿串联序列37分钟
- 27 跪立体式(一)32分钟
- 28 跪立体式(二)31分钟
- 29 跪立体式(三)27分钟
- 30 跪立体式(四)28分钟
- 31 练习课:以站、坐、跪姿为主的串联序列33分钟
- 32 俯卧体式(一)28分钟
- 33 俯卧体式(二)31分钟
- 34 仰卧体式(一)31分钟
- 35 仰卧体式(二)30分钟
- 36 练习课:站坐跪卧躺全方位练习序列30分钟
- 37 Hatha瑜伽简介32分钟
- 38 Hatha瑜伽编排24分钟
- 39 主题练习课:哈他瑜伽58分钟
- 40 主题练习课:基础提升64分钟
- 41 课堂授课技巧13分钟
- 42 三脉七轮与瑜伽“三把锁”32分钟
- 43 流瑜伽入门28分钟
- 44 流瑜伽编排(一)33分钟
- 45 流瑜伽编排(二)36分钟
- 46 流瑜伽编排(三)23分钟
- 47 流瑜伽编排思路总结23分钟
- 48 流瑜伽主题练习课:肩胸延展61分钟
- 49 流瑜伽主题练习课:核心训练62分钟
- 50 流瑜伽主题练习课:漫流瑜伽57分钟
- 51 流瑜伽主题练习课:流动进阶 57分钟
- 52 viniyasa的逻辑 32分钟
- 53 不同方位的viniyasa串联在序列中的运用 33分钟
- 54 阴瑜伽入门 28分钟
- 55 阴瑜伽主题课:纵向髋关节伸展 27分钟
- 56 阴瑜伽主题课:横向髋关节伸展 31分钟
- 57 阴瑜伽主题练习课:阴阳平衡的静态伸展 87分钟
- 58 纤体瑜伽入门 33分钟
- 59 纤体序列:四肢稳定性训练 34分钟
- 60 纤体序列:腰腹稳定性训练 31分钟
- 61 纤体序列:心肺耐力训练 31分钟
- 62 纤体主题课:背部塑形 65分钟
- 63 瑜伽饮食 21分钟
- 64 瑜伽唱诵 34分钟
- 65 呼吸控制法 28分钟
- 66 解剖基础概念41分钟
- 67 关于脊柱的功能解剖37分钟
- 68 关于骨盆带的功能解剖29分钟
- 69 关于肩带的功能解剖24分钟
- 70 关于小臂、小腿的功能解剖14分钟
- 71 颈椎疗愈 27分钟
- 72 脊柱疗愈上 25分钟
- 73 脊柱疗愈下 30分钟
- 74 理疗主题练习课:肩颈理疗 37分钟
- 75 骨盆疗愈上 29分钟
- 76 骨盆疗愈下 25分钟
- 77 理疗主题练习课:脊柱保养 57分钟
- 78 手腕、脚踝及膝盖的疗愈 41分钟
- 79 提升课的上课技巧及注意事项(上) 27分钟
- 80 提升课的上课技巧及注意事项(下) 24分钟
- 81 体位法的安全法则 45分钟
- 82 瑜伽课堂的不同排序方式 26分钟
- 83 后弯的分段练习 23分钟
- 84 主题课:建立下背部力量 71分钟
- 85 主题课:循序渐进练习后弯 89分钟
- 86 脊柱的灵活性与稳定性 33分钟
- 87 力量练习的方法(上) 27分钟
- 88 力量练习的方法(下) 21分钟
- 89 不同力量练习的区分 44分钟
- 90 力量提升练习教学课:核心力量训练 96分钟
- 91 倒立的原理及技巧 30分钟
- 92 倒立提升练习教学课 107分钟
- 93 手臂平衡及倒立课程的编排 31分钟
- 94 循序渐进解锁手臂平衡体式 105分钟
- 95 主题练习课:倒立 119分钟
- 96 主题练习课:火箭流 117分钟
- 97 练习课:进阶训练(上) 90分钟
- 98 练习课:进阶训练(下) 84分钟
- 99 瑜伽梵文计数 29分钟
- 100 瑜伽经典 35分钟
以下是瑜伽从初级到高级课程的具体介绍:
初级课程
呼吸法:这是瑜伽练习的基础,需重点掌握。常见的有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完全呼吸。胸式呼吸是通过胸腔的扩张和收缩来呼吸,能增强心肺功能;腹式呼吸则着重于腹部的起伏,可帮助放松身心、按摩内脏;完全呼吸是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的结合,能使呼吸更加深沉、均匀,为后续体式练习提供充足的氧气 。
基础体式:
山式:双脚并拢,膝盖伸直,大腿肌肉收紧,收腹挺胸,双手自然下垂放在身体两侧。这个体式帮助建立身体的正确站立姿势,增强腿部、脚踝和核心的力量,培养专注力 。
树式:双脚并拢站立,将重心移到右脚上,屈左膝,把左脚放在右大腿内侧,膝盖向外打开,双手在胸前合十。它有助于增强腿部力量和平衡感,同时拉伸髋关节和腹股沟。
三角式:双脚打开约一腿长,右脚外转 90 度,左脚内扣 30 度,双臂侧平举,身体向右侧弯曲,右手触碰右脚踝或地面,左手向上伸直。此体式可伸展身体侧面的肌肉,增强腿部、腰部和背部的力量。
战士一式:双脚分开一腿长,右脚外转 90 度,左脚内扣 30 度,吸气时双臂向上举过头顶,双手合十,呼气时屈右膝,使右大腿与地面平行,右小腿垂直于地面。该体式能增强腿部、脚踝和核心的力量,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专注力。
猫牛式:跪在瑜伽垫上,双手和双膝着地,手臂和大腿与地面垂直。吸气时,背部下沉,抬头,臀部向上翘起;呼气时,背部拱起,下巴收向胸部。这是一个很好的热身动作,可灵活脊柱,缓解背部疲劳.
放松与冥想:在初级课程的结尾,通常会安排一段时间的放松和冥想。放松可以采用仰卧放松或俯卧放松的姿势,让身体完全放松下来,释放肌肉紧张。冥想则是引导学员专注于呼吸或一个特定的意象,帮助平静思绪,减轻压力,提高专注力和内心的平静感.
中级课程
拜日式第二套组合:相比初级的拜日式,第二套组合在动作的难度和流畅性上有所提升,包含了更多的伸展、扭转和平衡动作,能够更全面地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耐力.
中级体式:
侧三角式:在三角式的基础上,身体向一侧弯曲的同时,手臂和身体也向侧面伸展,进一步加强了身体侧面的拉伸和力量训练.
骆驼式:跪在瑜伽垫上,双腿分开与髋同宽,脚背贴地。双手放在髋部,吸气时,将脊柱向上伸展,呼气时,双手依次向后抓住双脚的脚跟,头部向后仰。这个体式可以深度打开髋关节和胸部,增强背部肌肉的力量,但需要注意保护腰部.
轮式:仰卧在瑜伽垫上,双腿弯曲,双脚靠近臀部,双手放在身体两侧,手指指向肩膀。吸气时,用力推地,将臀部和背部抬离地面,双手和双脚支撑身体,形成一个拱形。轮式是一个较具挑战性的后弯体式,能够增强手臂、腿部和背部的力量,同时拉伸胸部和腹部.
半弓式:俯卧在瑜伽垫上,弯曲右膝,右手握住右脚踝,吸气时,将右腿向上抬起,同时上半身也向上抬起,左手向前伸展。此体式可增强背部肌肉的力量,改善体态.
舞蹈式:站立位,双脚并拢,重心移到右脚上,屈左膝,左手抓住左脚踝,将左腿向上向后抬起,右手向前伸展保持平衡。舞蹈式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柔韧性,同时增强腿部和核心的力量.
高级课程
拜日式第三套组合及交叉爬行组合:第三套拜日式组合更加复杂,动作之间的衔接更加流畅自然,对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要求更高。交叉爬行组合则增加了身体的扭转和平衡动作,进一步挑战身体的极限.
高级体式 :
莲花腿倒立:先完成莲花坐,然后双手撑地,将身体向上抬起,双腿伸直并拢,保持平衡。这个体式需要具备良好的腿部柔韧性、核心力量和平衡能力。
分腿倒立:双手撑地,将身体倒立起来,同时双腿向两侧分开,保持平衡。分腿倒立对肩部、手臂和核心的力量要求极高,同时需要精准的身体控制能力。
蝎子腿倒立:在倒立的基础上,将双脚向后弯曲,尽量将双脚靠近头部,形成蝎子的形状。蝎子腿倒立不仅需要强大的力量和平衡感,还需要身体有较好的柔韧性。
单腿肘轮式:从轮式开始,慢慢将双手向前移动,直到双手肘着地,然后抬起一条腿,伸直向上。此体式对肩部、手臂和核心的力量以及身体的柔韧性都有很高的要求。
莲花腿头倒立,伸展手:先完成莲花腿倒立,然后将双手向上伸展,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这个体式是瑜伽中的高难度体式之一,需要身体各部位的高度协调和配合。
高级冥想与呼吸控制法:高级课程中的冥想和呼吸控制法更加深入和精细,例如,可以进行长时间的深度冥想,专注于内心的觉察和意识的提升。呼吸控制法方面,会学习一些更复杂的技巧,如昆达里尼呼吸法等,通过控制呼吸的节奏、深度和停顿,来调节身体的能量流动,达到身心的深度放松和内在潜能的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