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电路】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 02 【电路】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 03 【电路】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 04 【电路】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 05 【电路】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 06 【电路】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 07 【电路】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 08 【电路】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 09 【电路】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 10 【电路】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 11 【电路】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 12 【电路】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 14 【电路】第四章 电路定理
- 13 【电路】第四章 电路定理
- 15 【电路】第四章 电路定理
- 16 【电路】第四章 电路定理
- 17 17第四章 电路定理
- 18 18第四章 电路定理
- 19 19第五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 20 20第五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 21 21第六章 储能元件
- 22 22第六章 储能元件
- 23 23第七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 24 24第七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 25 25第七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 26 26第七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 27 27第七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 28 28第七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 29 29第七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 30 30第七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 31 31第七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 32 32第七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 33 33第七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 34 34第八章 相量法
- 35 35第八章 相量法
- 36 36第八章 相量法
- 37 37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 38 38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 39 39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 40 40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 41 41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 42 42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 43 43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 44 44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 45 45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 46 46第十一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
- 47 47第十一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
- 48 48第十一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
- 49 49第十一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
- 50 50第十二章 三相电路
- 51 51第十二章 三相电路
- 52 52第十二章 三相电路
- 53 53第十二章三相电路
- 54 54第十三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
- 55 55第十三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
- 56 56第十三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
- 57 57第十三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
- 58 58第十四章 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 59 59第十四章 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 60 60第十四章 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 61 61第十四章 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 62 62第十五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 63 63第十五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 64 64第十五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 65 65第十五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 66 66第十五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 67 67第十六章 二端口网络
- 68 68第十六章 二端口网络
- 69 69第十六章 二端口网络
- 70 70第十六章 二端口网络
- 71 71第十七章 非线性电路
- 72 72第十七章 非线性电路
- 73 73第十七章 非线性电路
- 74 74第十七章 非线性电路
- 75 75第十八章 均匀传输线
- 76 76第十八章 均匀传输线
- 77 77第十八章 均匀传输线
- 78 78第十八章 均匀传输线
- 79 79第十八章 均匀传输线
- 80 80第十八章 均匀传输线
《电路期末辅导课程》
一、课程目标
本辅导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复习电路课程的重点知识,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熟练掌握电路分析方法和解题技巧,从而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课程内容
(一)电路基本概念
电路模型
详细介绍实际电路元件如何抽象为理想电路元件,如将实际的电池抽象为理想电压源,电阻器抽象为电阻元件等。通过实例讲解电路模型的建立过程,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建立电路模型以及其重要性。
例如,在研究一个简单的手电筒电路时,把电池看成是一个提供恒定电压的理想电压源,灯泡看成是一个电阻,开关看成是一个理想的开关,忽略电池内阻、导线电阻等次要因素,建立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模型来分析电流、电压等物理量。
电流、电压和功率
深入讲解电流()的定义,它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即,并且区分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对于电压(),讲解其作为电场力移动单位正电荷所做的功的概念,即。
重点强调功率()的计算,包括瞬时功率,以及在直流电路中功率的计算和在纯电阻电路中功率与电阻的关系()。通过实际电路例子,如计算一个已知电阻和电压的电阻元件的功率,让学生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
(二)电路定律
欧姆定律
详细阐述欧姆定律的内容:在一段不含电源的电路中,电流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这段电路的电阻成反比,即。
讲解欧姆定律的应用,包括已知电压和电阻求电流、已知电流和电阻求电压、已知电流和电压求电阻等多种情况。例如,在一个串联电路中,已知总电压和各个电阻的值,利用欧姆定律求出各电阻上的电流和电压。
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讲解其内容为在任一时刻,流入一个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即(规定流入节点的电流为正,流出节点的电流为负)。通过实际电路节点的分析,如一个具有多个支路的复杂电路节点,让学生学会运用 KCL 列写电流方程。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在任一时刻,沿任一闭合回路,各段电路电压的代数和为零,即(规定与绕行方向一致的电压为正,相反的为负)。以简单的串联 - 并联电路组成的闭合回路为例,指导学生如何确定电压的正负并运用 KVL 列写方程。
(三)电路分析方法
支路电流法
详细讲解支路电流法的步骤。首先确定支路数、节点数,然后根据 KCL 列写个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再根据 KVL 列写个独立的回路电压方程,最后联立求解这些方程得到各支路电流。
例如,对于一个具有 3 个支路、2 个节点的电路,先根据 KCL 在一个节点处列写方程,再根据 KVL 选择两个独立回路列写方程,联立这 3 个方程求解支路电流。
节点电压法
介绍节点电压法的基本思想是选一个参考节点,其余节点电压为未知量,根据 KCL 列写节点电压方程。重点讲解自导和互导的概念,自导总是正的,等于连接到该节点的所有支路电导之和;互导总是负的,等于连接这两个节点的支路电导。
以一个有多个节点的复杂电路为例,选择合适的参考节点,计算各节点的自导和互导,列写节点电压方程并求解,从而得到各支路电压和电流。
叠加定理
讲解叠加定理的内容:在线性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等于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通过具体电路,如一个含有两个电源的线性电路,分别计算每个电源单独作用时支路的电流或电压,然后根据叠加定理求出实际情况下支路的电流或电压,让学生掌握叠加定理的应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四)电路定理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戴维南定理: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阻串联的等效电路来代替,其中电压源的电压等于该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电阻等于该有源二端网络除源(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后的等效电阻。
诺顿定理: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流源和一个电阻并联的等效电路来代替,其中电流源的电流等于该有源二端网络的短路电流,电阻等于该有源二端网络除源后的等效电阻。
通过具体的电路实例,如复杂的含源网络,分别运用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进行等效变换,求出等效电路后再分析外电路的电流、电压等参数,让学生学会如何确定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和等效电阻。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讲解当负载电阻等于电源内阻(对于戴维南等效电路而言)时,负载能从电源获得最大功率,最大功率为,其中是开路电压,是等效电阻。
以一个简单的电源 - 负载电路为例,计算不同负载电阻下的功率传输情况,验证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并且让学生理解该定理在实际电路设计中的应用,如在电子设备的功率匹配方面的应用。
(五)正弦稳态电路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讲解正弦量的三要素:幅值(最大值)、角频率和初相位,以及正弦量的表达式。
介绍频率和周期的概念,它们与角频率的关系为。通过实际的正弦交流信号,如市电的电压信号(),让学生计算其幅值、角频率、初相位等参数。
相量法
讲解相量法的基本原理,即将正弦量用复数形式表示,如对于正弦电流,其相量形式为。
介绍相量运算的规则,包括相量的加减乘除运算。通过相量图和相量运算来分析串联、并联正弦稳态电路,如计算串联电路中的总阻抗、并联电路中的总导纳等,让学生掌握相量法在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详细讲解正弦稳态电路中的三种功率:瞬时功率、平均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通过具体的电路实例,如含有电阻、电感和电容的串联电路,计算各元件上的功率和电路的总功率,让学生理解功率因数的概念以及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和意义。
三、课程复习建议
构建知识体系
学生应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知识网络。例如,从电路基本概念出发,理解电路定律是如何基于这些概念建立的,电路分析方法又是如何运用这些定律的,电路定理是对电路特性的进一步总结等。
多做练习题
电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可以从简单的概念性题目做起,逐步过渡到复杂的综合性题目,如电路分析方法的综合应用、电路定理的灵活运用等。
注重实验回顾
如果有实验课程部分,学生应回顾实验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回顾,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并且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如电路定律、定理等有更直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