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地球自转的特点
- 02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地球公转的特点
- 03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 04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1)-昼夜交替与晨昏线的判断
- 05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1)-地方时的计算
- 06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2)-时区与区时
- 07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2) -日界线及日期变更的判定
- 08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3)-昼夜长短的变化
- 09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3) -昼夜长短的计算
- 10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4)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 11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4)-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 12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4) -日照图的类型判读和应用
- 13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1)-内力作用
- 14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1) -外力作用
- 15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2)-三大类岩石
- 16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 17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地质构造与地貌
- 18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板块运动与地貌
- 19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 20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冲积地貌的形成
- 21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 22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第一节-锋与天气
- 23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第一节-气旋与反气旋
- 24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 25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第二节-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 26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第三节(1)-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 27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第三节(1)-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
- 28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第三节(2)气候类型的判断
- 29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第三节(2)-气候与自然景观
- 30 第四章 水的运动 第一节-相互联系的水体
以下是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的课程精讲: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
昼夜交替: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被太阳照亮的半球为昼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为夜半球,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地球不停自转,昼夜不断交替,其周期为 1 个太阳日,即 24 小时。
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经度每隔 15°,地方时相差 1 小时。计算地方时需明确所求地与已知地的经度差和东西方向,依据 “东加西减” 原则进行计算。
区时:为了统一时间标准,全球共划分为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15°。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区时的计算需先确定时区,再根据 “东加西减” 原则计算。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地转偏向力对大气环流、洋流、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产生影响。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
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可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日出日落时间等计算昼夜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计算公式为:H=90°- 两点纬度差。其变化影响着太阳辐射的分布,进而影响气温、气候等。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由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导致太阳辐射随季节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四季。以回归线和极圈为界,划分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作用,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常形成褶皱山系,垂直运动可引起地势的起伏和海陆变迁。
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主要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外力作用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不同的外力作用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多样的地貌景观,如风力侵蚀形成风蚀蘑菇,流水堆积形成三角洲等。
构造地貌的形成:
褶皱山: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褶曲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断块山: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岩体发生破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形成断层。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断块山,如华山、庐山等;相对下降的岩块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等。
火山: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形成火山。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组成。火山喷发会带来大量的火山灰和熔岩流,对地表形态和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河流地貌的发育:
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溯源侵蚀使河流向源头方向伸长,下切侵蚀使河床加深,侧蚀使河床加宽。不同河段的侵蚀作用有所不同,上游以溯源侵蚀和下切侵蚀为主,中游以侧蚀为主,下游则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
河流堆积地貌:当河流流速减慢时,所携带的泥沙等物质会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有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等。冲积扇多分布在山前,冲积平原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三角洲则形成于河流入海口处。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常见的天气系统:
锋与天气:锋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根据锋面移动方向和冷暖气团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暖锋过境时,多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准静止锋则会带来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就是由准静止锋造成的。
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气旋是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大气水平涡旋,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气旋过境时,常出现阴雨天气。反气旋是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的大气水平涡旋,北半球反气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反气旋控制下,多为晴朗天气。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由于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了三圈环流,进而在近地面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七个气压带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六个风带分别是低纬信风带、中纬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对气候的形成和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受中纬西风带控制,终年温和多雨。此外,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也会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
第四章 水的运动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冰川水等。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给。河流水与湖泊水之间存在相互补给关系,当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水;反之,湖泊水补给河流水。河流水与地下水也存在类似的补给关系,地下水是河流稳定的补给水源。
洋流: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根据洋流的性质,可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是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寒流则是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洋流对地理环境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影响气候、海洋生物分布、航海等。
海 — 气相互作用: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广泛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海洋通过蒸发向大气输送水汽,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大气则通过风等形式推动海水运动,影响海洋的温度、盐度等。海 — 气相互作用形成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会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如植被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气候变干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存在着差异。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受热量因素影响,自然带呈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受水分因素影响,自然带呈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受水热组合状况影响,自然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