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卷 1.1 作为中国佛教源头的印度佛教
- 第一卷 1.2 佛教传入中土的路线、传说和史实
- 第一卷 1.3 东汉时期的佛教
- 第一卷 1.4 三国时期的佛教
- 第一卷 1.5 东汉、三国时期的翻译活动
- 第一卷 1.6 《四十二章经》和《理惑论》
- 第一卷 1.7 汉魏时期两大佛学思潮
- 第一卷 2.1 西晋社会与佛教的传播
- 第一卷 2.2 东晋社会与佛教在南方的传播 A
- 第一卷 2.2 东晋社会与佛教在南方的传播 B
- 第一卷 2.2 东晋社会与佛教在南方的传播 C
- 第一卷 2.3 十六国时期佛教在北方的传播 A
- 第一卷 2.3 十六国时期佛教在北方的传播 B
- 第一卷 3.1 西晋时期的佛典翻译
- 第一卷 3.2 十六国时期的佛典翻译
- 第一卷 3.3 东晋时期的佛典翻译
- 第一卷 4.1 佛图澄及其僧团
- 第一卷 4.2 道安与道安僧团
- 第一卷 4.3 庐山慧远行历及其庐山僧团
- 第二卷 1.1 南北朝佛教的社会文化背景
- 第二卷 1.2 南朝帝王的佛教信仰及其佛教政策
- 第二卷 1.3 北朝帝王的佛教信仰及其佛教政策
- 第二卷 1.4 梁武帝其人及其佛学思想
- 第二卷 1.5 南朝世族与佛教
- 第二卷 2.1 两晋西行求法高僧
- 第二卷 2.2 法显大师西行及其贡献
- 第二卷 2.3 法显的同行者
- 第二卷 2.4 南北朝时期的西行求法高僧
- 第二卷 3.1 鸠摩罗什与两晋般若经典的传译
- 第二卷 3.2 般若经典的基本内容与主要思想
- 第二卷 3.3 两晋时期的般若学者与般若学流派
- 第二卷 3.4 僧肇及其佛学
- 第二卷 4.1 刘宋时期的佛典翻译
- 第二卷 4.2 萧齐时期的佛典翻译
- 第二卷 4.3 梁、陈时期的佛典翻译
- 第二卷 4.4 真谛的佛典翻译
- 第二卷 4.5 北魏、东魏的佛典翻译
- 第二卷 5.1 《维摩诘经》的汉译及其基本内容
- 第二卷 5.2 《楞伽经》的汉译及其基本内容
- 第二卷 5.3 《大乘起信论》的翻译及其基本内容
- 第三卷 1.1 《涅槃经》的传译与修治
- 第三卷 1.2 涅槃学派的传承
- 第三卷 1.3 《涅槃经》的思想
- 第三卷 1.4 涅槃学派的思想
- 第三卷 1.5 涅槃学派与其他学派的交涉与影响
- 第三卷 2.1 《大智度论》的翻译
- 第三卷 2.2 智论学派的传承
- 第三卷 2.3 《大智度论》与智论师
- 第三卷 2.4 智论学派与其他学派的交涉与影响
- 第三卷 3.1 成实学派的传承
- 第三卷 3.2 《成实论》的思想
- 第三卷 3.3 成实学派的思想
- 第三卷 3.4 成实学派和其他学派的交涉与影响
- 第三卷 4.1 毗昙学派的传承
- 第三卷 4.2 毗昙学派与六朝思想
- 第三卷 4.3 毗昙学派与早期的大小乘观
- 第三卷 5.1 《十地经论》的翻译
- 第三卷 5.2 地论学派的传承
- 第三卷 5.3 《十地经论》的思想
- 第三卷 5.4 地论学派的思想
- 第三卷 5.5 地论学派与西魏、北周佛教
- 第三卷 6.1 摄论学派的传承
- 第三卷 6.2 真谛译《摄大乘论释》的思想
- 第三卷 6.3 摄论学派的思想
- 第三卷 6.4 摄论学派和其他学派的交涉与影响
- 第四卷 1.1 晋宋时期禅经翻译与禅法传播
- 第四卷 1.2 梁陈时期的南方禅法
- 第四卷 1.3 勒那摩提与北朝禅学
- 第四卷 2.1 两晋时期的律典传译与律学初兴
- 第四卷 2.2 南朝的律学与律典翻译
- 第四卷 2.3 北朝的律学
- 第四卷 2.4 南北朝时期的菩萨戒
- 第四卷 3.1 佛教经录的编纂
- 第四卷 3.2 佛教史学的兴起及其主要著作
- 第四卷 3.3 《佛国记》及其他西行游记
- 第四卷 4.1 东晋南北朝的僧官制度
- 第四卷 4.2 度僧制度
- 第四卷 4.3 两晋南北朝的寺职
- 第四卷 5.1 寺院经济的起因与寺僧的供给模式
- 第四卷 5.2 寺院的土地经营活动
- 第四卷 5.3 寺院的商业、借贷等经济活动及其效应
- 第四卷 6.1 晋宋之际的因果报应之争
- 第四卷 6.2 晋宋齐梁时期的形神之争
- 第四卷 6.3 佛道二教的夷夏之争
- 第四卷 6.4 沙门不敬王者之争
- 第四卷 6.5 《老子化胡经》与佛道之争
- 第四卷 6.6 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灭佛与佛道之争
- 第四卷 6.7 佛道交融与玄佛合流
- 第四卷 7.1 佛教忏法的形成
- 第四卷 7.2 佛教素食传统的形成
- 第四卷 7.3 南北朝佛教的社邑与慈善事业
- 第四卷 7.4 南北朝的《法华经》信仰
- 第四卷 7.5 南北朝的药师佛、观音信仰和舍利信仰
- 第四卷 8.1 汉魏两晋时期的佛教造像
- 第四卷 8.2 汉魏两晋时期的佛教书法、绘画
- 第四卷 8.4 汉魏两晋时期的佛教建筑
- 第四卷 8.5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雕塑
- 第四卷 8.6 南北朝佛教绘画
- 第四卷 8.7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书法
- 第四卷 8.8 南北朝时期佛教建筑
内容结构与特点:
要读懂《中国佛教通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了解历史背景:
印度佛教起源背景:在研读之前,对印度佛教的产生背景、基本教义、发展脉络有一定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中国佛教是印度佛教传入后不断本土化的结果。比如,印度佛教的缘起论、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基本教义,是理解中国佛教诸多思想和理论的基础。了解古印度的社会阶层、文化传统以及哲学思潮等,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佛教在印度诞生和发展的原因,以及其原始教义所针对的社会问题和精神需求。
中国历史文化背景:熟悉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社会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内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与中国的社会历史紧密相连的,不同的历史时期,佛教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文化背景各不相同。例如,在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佛教为人们提供了精神寄托,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在唐朝,国家强盛,佛教与本土的儒道思想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佛教宗派。
掌握佛教基本概念和教义:
基本概念:理解佛教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如佛、菩萨、罗汉、法、缘起、因果、涅槃等。这些概念是佛教思想的基础,对于理解佛教的教义、修行方法以及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演变都非常重要。例如,“缘起” 强调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独立不变的本质,这一概念贯穿于佛教的各个方面,对于理解佛教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关键作用。
主要教义:深入学习佛教的主要教义,如四谛、十二因缘、八正道、三法印等,以及各宗派的独特教义。比如,禅宗强调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注重内心的觉悟;净土宗主张通过念诵佛号,往生西方净土。了解这些教义的内涵和特点,有助于把握不同宗派的理论核心和修行方式。
梳理历史发展脉络:
按时间阶段:《中国佛教通史》按照历史时期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论述。从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入和初步发展,到隋唐时期佛教宗派的兴起,再到宋辽金元时期佛教的演变,以及明清民国时期佛教的发展状况,要清晰地梳理每个时期佛教的特点、重要人物、事件和思想潮流。例如,在汉魏时期,佛教主要是翻译经典和初步传播;隋唐时期则是佛教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众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按宗派传承:中国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等。了解各宗派的传承关系、代表人物、经典著作和思想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对于全面理解中国佛教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天台宗的 “一念三千”“三谛圆融” 等思想对后来的佛教宗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分析文化交流与融合:
中印佛教交流:关注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中印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印度佛教的经典、教义、修行方法等传入中国后,经过中国学者和僧人的翻译、理解和阐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和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例如,佛教的禅修方法在中国逐渐与本土的文化和哲学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禅宗禅修体系。
三教融合: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与中国本土的儒道思想不断进行交流和融合。了解佛教与儒道之间的争论、对话和融合的过程,以及这种融合对中国文化和哲学的影响。比如,宋明时期的理学就吸收了佛教的一些思想和方法,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内容全面广泛:《中国佛教通史》共 15 卷,涵盖了中国佛教(包括汉传、藏传、南传三大系统)的人物、典籍、教义、制度、仪轨、礼俗、艺术乃至三教关系、对外交流等方方面面。
历史分期论述:根据中国佛教思想的发展变化特点,结合中国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进程,分四个历史时期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进行整体论述。其中,第一至第四卷呈现与论述了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整体风貌与历史发展;第五至第八卷对隋唐时期的诸多佛教宗派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和叙述;第九至第十一卷主要论述宋辽金元时期的佛教;第十二至第十五卷主要展现与论述明清民国时期的佛教。
多视角呈现:多视角、多层面地再现了中国佛教的发展历程,清晰地展现出佛教本土化、宗派化、伦理化以及居士佛教与人生佛教等理论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