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的全套教程,包含原理、应用、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步进电机
工作原理:
基本概念: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即给电机加一个脉冲信号,电机则转过一个步距角。
运行方式示例:以三相反应式步进电机为例,当 A 相通电,B、C 相不通电时,转子齿与 A 相定子齿对齐;B 相通电,A、C 相不通电时,转子向右移过 1/3 齿距;C 相通电,A、B 相不通电,转子再向右移过 1/3 齿距;如此按 A - B - C - A 顺序通电,电机就按一定方向逐步旋转。通过控制通电顺序,可以实现电机的正反转。
常见种类:
按相数分类:有二相、三相、四相、五相步进电机等。相数越多,步距角越小,控制精度越高。
按机座号分类:如 42BYG(BYG 为感应子式步进电机代号)、57BYG、86BYG、110BYG 等(国际标准),还有 70BYG、90BYG、130BYG 等国内标准。
应用场景:
工业自动化:在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设备中,用于精确控制工作台的移动距离和速度。
办公设备:如打印机、复印机中,控制纸张的输送和打印头的移动。
智能家居:如智能窗帘的开闭、智能锁的开关控制等。
控制方法:
硬件连接:通常需要驱动板来提供正确的电流和顺序来激活步进电机的各个线圈。驱动板接收来自控制器(如单片机)的脉冲信号,将其转换为电机能够识别的电信号,控制电机的转动。
软件编程(以 51 单片机控制为例):
脉冲产生:通过定时器中断或软件延时的方式产生一定频率的脉冲信号,发送给驱动板。例如设置定时器,每隔一定时间触发一次中断,在中断服务函数中改变电机的控制引脚状态,产生脉冲。
方向控制:通过设置控制引脚的电平高低,来决定电机的旋转方向。
步数控制:根据需要控制发送的脉冲数,从而实现电机转动特定的角度或距离。
伺服电机
工作原理:
基本结构:伺服电机内部的转子是永磁铁,驱动器控制的 U/V/W 三相电形成电磁场,转子在此磁场的作用下转动,同时电机自带的编码器反馈信号给驱动器。
工作过程:驱动器根据输入的控制信号(如电压信号),输出相应的电流给电机,使电机转动。电机转动的同时,编码器实时反馈电机的位置和速度信息给驱动器,驱动器将反馈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调整转子转动的角度,实现精确的位置和速度控制。
分类:
直流伺服电机:分为有刷和无刷电机。有刷电机成本低,结构简单,启动转矩大,调速范围宽,控制容易,但需要维护,且会产生电磁干扰;无刷电机体积小,重量轻,出力大,响应快,速度高,惯量小,转动平滑,力矩稳定,控制复杂,容易实现智能化。
交流伺服电机:分为同步和异步电机,目前运动控制中一般用同步电机,其功率范围大,大惯量,最高转动速度低,适合做低速平稳运行的应用。
应用场景:
工业机器人:用于机器人的关节运动控制,实现高精度的位置和姿态控制,保证机器人的动作准确、平稳。
数控机床:控制机床的进给轴,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自动化生产线:在各种自动化生产设备中,如装配线、包装线等,实现物料的精确输送和定位。
调试与控制:
调试步骤:
初始化参数:在控制卡上选好控制方式,将 PID 参数清零,设置使能信号等;在伺服电机上设置控制方式、编码器信号输出的齿轮比等。
接线:连接控制卡与伺服之间的信号线,包括模拟量输出线、使能信号线、编码器信号线等。
试方向:通过控制卡打开伺服的使能信号,检查电机的转速和方向是否正确。
抑制零漂:调整参数,使电机的转速趋近于零。
建立闭环控制:输入一个较小的比例增益,使电机按照运动指令大致做出动作。
调整闭环参数:细调控制参数,确保电机按照控制卡的指令精确运动。
控制方式:
位置控制模式:根据给定的位置指令,控制电机转动到指定位置。
速度控制模式:控制电机的转速,保持恒定的速度运行。
转矩控制模式:控制电机的输出转矩,适用于需要恒定扭矩的应用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