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民法课程变化说明
- 法律有缘人
- 民法学的学习方法
- 民法学的体系
- 总则1-1 民法概述
- 总则1-2 民法的调整对象
- 总则1-3 民法的基本原则
- 总则 第1章 绪论复盘
- 总则2-1 民事法律事实
- 总则2-2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分类
- 总则2-3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 总则2-4 民事权利、民事义务
- 总则2-5 民事责任
- 总则 第2章 民事法律关系复盘
- 总则3-1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 总则3-2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 总则3-3 监护
- 总则3-4 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
- 总则3-5 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
- 总则 第3章 自然人复盘
- 总则4-1 法人概述
- 总则4-2 营利法人
- 总则4-3 非营利法人
- 总则4-4 特别法人
- 总则4-5 法人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 总则 第4章 法人复盘
- 总则 5-1 非法人组织概述
- 总则5-2 合伙企业
- 总则 第5章 非法人组织复盘
- 总则6-1 民事法律行为概述
- 总则6-2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 总则6-3 意思表示
- 总则6-4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和有效
- 总则6-5 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 总则6-6 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 总则6-7 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 总则6-8 效力未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 总则 第6章 民事法律行为复盘
- 总则7-1 代理概述
- 总则7-2 代理的分类
- 总则7-3 代理权
- 总则7-4 无权代理
- 总则7-5 代理关系的终止
- 总则 第7章 代理复盘
- 总则8-1 诉讼时效
- 总则8-2 期间
- 总则 第8章 诉讼时效与期间复盘
- 总则 体系构建
- 物权1-1 物权的特征及分类
- 物权1-2 物权的基本原则
- 物权1-3 物权的保护
- 物权 第1章 物权概述复盘
- 物权2-1 物权变动概述
- 物权2-2 非基于民事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
- 物权2-3 基于民事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
- 物权2-4 不动产登记
- 物权 第2章 物权变动复盘
- 物权3-1 所有权概述
- 物权3-2 所有权的取得(01)
- 物权3-2 所有权的取得(02)
- 物权3-3 共有
- 物权3-4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 物权3-5 相邻关系
- 物权 第3章 所有权复盘
- 物权4-1 用益物权概述
- 物权4-2 土地承包经营权
- 物权4-3 建设用地使用权
- 物权4-4 宅基地使用权
- 物权4-5 居住权
- 物权4-6 地役权
- 物权 第4章 用益物权复盘
- 物权5-1 担保物权概述
- 物权5-2 抵押权(01)
- 物权5-2 抵押权(02)
- 物权5-2 抵押权(03)
- 物权5-3 质权
- 物权5-4 留置权
- 物权5-5 担保物权的优先效力
- 物权 第5章 担保物权复盘
- 物权6-1 占有概述
- 物权6-2 占有的效力和保护
- 物权 第6章 占有复盘
- 物权 体系构建
- 合同-合同通则-1-1 债的概述(01)
- 合同-合同通则-1-1 债的概述(02)
- 合同-合同通则-1-2 无因管理
- 合同-合同通则-1-3 不当得利
- 合同-合同通则-1-4 合同的分类及相对性
- 合同-合同通则 第1章 债的基础理论复盘
- 合同-合同通则-2-1 合同订立的程序(01)
- 合同-合同通则-2-1 合同订立的程序(02)
- 合同-合同通则-2-2 格式条款与缔约过失责任
- 合同-合同通则-3 合同的效力
- 合同-合同通则-4-1 合同履行的规则
- 合同-合同通则-4-2 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 合同-合同通则-5 合同的保全
- 合同-合同通则-6 合同的变更和转让(01)
- 合同-合同通则-6 合同的变更和转让(02)
- 合同-合同通则-7-1 合同解除
- 合同-合同通则-7-2 清偿、抵销、提存、免除与混同
- 合同-合同通则-8 违约责任
- 合同-典型合同-1-1 买卖合同(01)
- 合同-典型合同-1-1 买卖合同(02)
- 合同-典型合同-1-2 赠与合同
- 合同-典型合同-1-3 借款合同
- 合同-典型合同-1-4 租赁合同
- 合同-典型合同-1-5 融资租赁合同
- 合同-典型合同-2-1 承揽合同
- 合同-典型合同-2-2 建设工程合同
- 合同-典型合同-3-1 运输合同
- 合同-典型合同-3-2 保管合同、仓储合同
- 合同-典型合同-3-3 委托、行纪、中介及物业服务合同
- 合同-典型合同-3-4 保理合同
- 合同-典型合同-4-1 保证合同
- 合同-典型合同-4-2 非典型担保
- 合同-典型合同-4-3 共同担保
- 合同-典型合同-4-4 担保的一般规则
- 合同-典型合同-5-1 技术合同
- 合同-典型合同-5-2 合伙合同
- 合同-典型合同复盘
- 知识产权1 知识产权概述
- 知识产权2 著作权(01)
- 知识产权2 著作权(02)
- 知识产权3 专利权
- 知识产权4 商标权
- 知识产权编复盘
- 人格权1-1 人格权的一般规则
- 人格权1-2 具体人格权(01)
- 人格权1-2 具体人格权(02)
- 人格权2 精神损害赔偿
- 人格权编复盘
- 婚姻家庭1 亲属制度
- 婚姻家庭2 结婚
- 婚姻家庭3 家庭关系
- 婚姻家庭4 离婚
- 婚姻家庭5 收养制度
- 婚姻家庭编复盘
- 继承1 继承概述
- 继承2 法定继承
- 继承3 遗嘱继承
- 继承4 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
- 继承5 遗产的处理
- 继承庭编复盘
- 侵权责任1 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 侵权责任2 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 侵权责任3 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
- 侵权责任4 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
- 侵权责任5 数人侵权
- 侵权责任6 特殊侵权责任(01)
- 侵权责任6 特殊侵权责任(02)
- 侵权责任编复盘
以下是对2025法硕《一本全》民法学基础精讲内容可能涵盖方面及特点等的一个大致描述(由于不清楚具体的一本全内容):
一、课程内容方面
1. 民法总则基础
(1)民法概述
讲解民法的概念、调整对象、性质和任务等基本内容,让学生明确民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辨析。
(2)民事法律关系
剖析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内容),例如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等各自的特点和认定。
民事法律事实(行为和事件)如何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3)民事主体
自然人:从出生到死亡期间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制度,监护制度、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制度等。
法人:法人的分类、设立、变更、终止,法人的治理结构(股东会、董事会等)等。
非法人组织:如合伙等的基本规则。
2. 物权部分
(1)物权概述
物权的概念、特征和种类。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平等保护、公示公信等)。
(2)所有权
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的不同特点和范围。
不动产所有权(房屋等)和动产所有权取得的各种方式(如原始取得、继受取得),包括善意取得、先占等。
共有制度(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3)用益物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利内容和限制。
地役权的设定和效力。
(4)担保物权
抵押权:包括抵押权的设立、实现、顺位等。
质权(动产质权和权利质权)的特殊规定。
留置权的适用条件和效力。
3. 债权部分
(1)债的概述
债的概念、要素、发生原因(合同、侵权、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等)。
(2)合同之债
合同的订立(要约、承诺等过程)。
合同的效力(有效、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合同)。
合同的履行规则(如全面履行、诚信履行等)、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的情形和法律要求。
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免责事由等)。
(3)侵权之债
侵权行为的概念、分类。
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等)。
一般侵权的构成要件和特殊侵权的类型(如产品责任、环境侵权等)。
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损害赔偿等)和免责事由。
4. 婚姻家庭与继承部分
(1)婚姻家庭
结婚的条件和程序,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
家庭关系(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其他近亲属关系等)。
离婚的方式和离婚的法律后果(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
(2)继承
继承权的概念和取得。
法定继承的适用范围、继承人范围和顺序、遗产分配原则。
遗嘱继承和遗赠的形式要件和法律效力。
遗产的处理(包括遗产的认定、债务清偿等)。
5. 民事责任与诉讼时效
(1)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的类型(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等)。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停止侵害、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
(2)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的概念、分类(普通诉讼时效、特殊诉讼时效等)。
诉讼时效的起算、中止、中断和延长。
诉讼时效经过的法律后果。
二、课程特点
1. 知识体系化
将民法学庞杂的知识通过合理的逻辑和结构进行编排,从基础理论到具体制度,从一般到特殊逐步深入讲解,便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 案例教学
大量引入真实的或者经典的法律案例,穿插在知识点讲解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案例理解抽象的法律规则,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民法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重点突出
结合历年法硕考试的考点分布以及最新的立法动态和学术热点,明确重点章节和知识点,对重点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和反复强调。
4. 比较分析
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规则进行比较分析,如不同担保物权之间的区别、不同民事主体之间的差异等,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区分度。
5. 法律条文解读
对《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条文中涉及到的民法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包括立法背景、立法目的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准确适用等。
6. 互动答疑
课程中或课后设置互动答疑环节,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增强学习效果。
7. 基础巩固练习
在每章节或一定阶段的学习后,配备相应的基础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