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讲 司马迁是谁?
- 第2讲 司马迁有没有资格修史?
- 第3讲 司马迁为什么修史?
- 第4讲 司马迁如何修史?
- 第5讲 仁德:黄帝是“人”还是“神”?
- 第6讲 立德:历史写“人”还是写“神”?
- 第7讲 “让”德:尧这个人敢于让出天下
- 第8讲 “孝”德:舜这个人又孝顺又智慧
- 第9讲 “功”德:禹这个人做事方法对路
- 第10讲 “生”德:汤这个人有不忍之仁心
- 第11讲 无德:历史耻辱柱上的纣王
- 第12讲 “忍”德:忍辱负重的周王
- 第13讲 孔子曾预言:秦早晚会崛起
- 第14讲 知耻而后勇:秦国人的精神力量
- 第15讲 贾谊曾分析:秦亡于不仁义
- 第16讲 项羽起事:高贵的姓氏与光荣的家族
- 第17讲 项羽起事:凛凛的威风与骇人的杀气
- 第18讲 项羽起事:项家的资本与天下的拥戴
- 第19讲 项羽起事:项梁的智慧与项家的发展
- 第20讲 项羽起事:项梁的用人与项氏的不忍
- 第21讲 项羽起事:项梁的失败与项氏的狭隘
- 第22讲 项羽起事:项羽的残忍与项羽的失德
- 第23讲 巨鹿之战:项羽有智慧
- 第24讲 项羽入关:无情又无理
- 第25讲 项羽入关:谋定而无功
- 第26讲 项羽入关:阳谋破阴谋
- 第27讲 项羽分封:复古且不公
- 第28讲 楚汉相争:此消而彼长
- 第29讲 亡于垓下:成败与得失
- 第30讲 刘邦的快乐草根生活
- 第31讲 刘邦的铁杆草根朋友
- 第32讲 刘邦落草的心路历程
- 第33讲 刘邦的平民头领气质
- 第34讲 刘邦入咸阳收服人心
- 第35讲 孔子的人事档案
- 第36讲 孔子的婚姻家庭
- 第37讲 幽默有趣的孔子
- 第38讲 非为做官而为做事的孔子
- 第39讲 提携刘邦的情谊
- 第40讲 趁机解纷的智慧
- 第41讲 举荐人才的功绩
- 第42讲 打理内政的本事
- 第43讲 全心为汉的忠诚
- 第44讲 推荐曹参的气度
- 第45讲 不图政绩却有政绩:《曹相国世家》中的汉初名相曹参
- 第46讲 张良刺秦
- 第47讲 圯下拾履
- 第48讲 遇见刘邦
- 第49讲 灭秦三计之一:献计宛城
- 第50讲 灭秦三计之二:献计峣关
- 第51讲 灭秦三计之三:献计咸阳
- 第52讲 灭楚六计之一:献计鸿门
- 第53讲 灭楚六计之二:献计褒中
- 第54讲 灭楚六计之三:献计下邑
- 第55讲 灭楚六计之四:荥阳进谏劝阻分封
- 第56讲 灭楚六计之五:荥阳劝刘邦封韩信为王
- 第57讲 灭楚六计之六:献计固陵
- 第58讲 灭楚六计之六:献计固陵
- 第59讲 辅佐刘邦坐江山三计之一:献计洛阳南宫
- 第60讲 辅佐刘邦坐江山三计之二:献计都长安
- 第61讲 辅佐刘邦坐江山三计之三:献计立太子
- 第62讲 性格爽利的秦宣太后
- 第63讲 明事理的赵太后和有胆识的齐君王后
- 第64讲 做事别那么刻意:庄子的人生态度是放轻松
- 第65讲 赏罚之术:韩非子的核心思想是靠外力治理人
- 第66讲 军纪严明:司马穰苴的理念是军纪面前无特殊
- 第67讲 在德不在险:军事家吴起不仅仅会打仗
- 第68讲 训练女兵的教官——孙武做事很严肃很认真
- 第69讲 行胜于言:墨子推行学说靠身体力行的实践
- 第70讲 胯下之辱
- 第71讲 韩信封将
- 第72讲 陈仓故道奇兵取三秦
- 第73讲 木罂缻奇兵取魏
- 第74讲 拔旗易帜奇兵取赵
- 第75讲 囊沙壅河奇计灭龙且
- 第76讲 谨慎好不好:《万石张叔列传》中那些谨慎的人们
- 第77讲 孙叔敖会“引导”
- 第78讲 “三不欺”的境界
- 第79讲 必然之验:《货殖列传》中的理财智慧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这部巨著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其规模宏大、体系完备,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史记》的文学价值
《史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司马迁以生动的笔触、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故事情节,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物的悲欢离合。
例如,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通过对项羽一生的描述,展现了他的勇猛无畏、刚愎自用和英雄末路的悲壮。“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在垓下被围时的慷慨悲歌,让人感受到了他的无奈和绝望。
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的智勇双全、廉颇的知错能改,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等故事生动地展现出来,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二、《史记》的史学价值
作为一部史书,《史记》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它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先河,为后世史书的撰写提供了重要的范例。
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宗旨,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记载和评价。他不仅记录了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重大事件,还关注了社会生活、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内容,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例如,在《货殖列传》中,司马迁详细记载了当时的商业活动和商人的事迹,反映了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
三、阅读《史记》的方法
要细读《史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了解时代背景
阅读相关的历史资料,了解《史记》所记载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
研究人物传记
《史记》中的人物传记是其精华所在,可以选择一些著名的人物传记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司马迁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的。
对比不同篇章
将相关的篇章进行对比阅读,如不同帝王的本纪、同一时期不同人物的列传等,从中发现司马迁的写作手法和观点的异同。
参考注释和解读
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字词和句子,可以参考权威的注释和解读,帮助理解文意。
总之,细读《史记》需要我们有耐心和细心,不断地思考和探索,才能领略到这部伟大著作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