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_课程简论
- 02_绪论_工程材料与制造技术简论
- 03_绪论_工程材料与制造技术简论新
- 04_新材料发展趋势与先进材料简介
- 05_制造技术(工艺)发展历史_现状与发展趋势
- 06_(材料与制造--了解工程技术从这里开始)第1讲_材料与制造技术简论
- 07_第一讲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 08_第二讲材料学基础1
- 09_第三讲材料学基础2
- 10_第四讲材料学基础3
- 11_第五讲材料学基础4
- 12_第5_1讲_铁碳合金相图及应用
- 13_第六讲工程材料的分类_编号及用途1
- 14_第七讲工程材料的分类_编号及用途2
- 15_第八讲选材与选材原则
- 16_(材料与制造--了解工程技术从这里开始)第2讲_材料的性能_材料学说及选用
- 17_材料的改性概述
- 18_第一讲钢的热处理
- 19_第一_二_三节钢的热处理_化学热处理_表面技术
- 20_第三节表面工程技术
- 21_(材料与制造--了解工程技术从这里开始)第3讲_材料的改性与方法
- 22_材料的液态成形技术概述
- 23_第一二节铸造工艺基础知识
- 24_铸造基础知识_收缩性
- 25_第二_三节铸造工艺基础知识和砂型铸造
- 26_第三_四节砂型铸造_特种铸造
- 27_第四_五节特种铸造_铸件结构工艺性
- 28_第五_六节铸件结构工艺性_计算机在铸造生产中的应用简介
- 29_(材料与制造--了解工程技术从这里开始)第4讲_材料成型之液态成型
- 30_塑性成形技术概述
- 31_第一节塑性成形理论基础
- 32_第二节金属塑性成形方法1
- 33_第二节金属塑性成形方法2
- 34_第二节金属塑性成形方法3
- 35_第三节锻压件结构工艺性
- 36_第四节先进塑性成形方法
- 37_(材料与制造--了解工程技术从这里开始)第5讲_材料成型之塑性成形
- 38_第一节焊接理论
- 39_材料的连接技术概述
- 40_第二节常用焊接方法
- 41_第三节各种材料的焊接
- 42_第四节焊接结构及工艺性
- 43_第五节焊接质量检测
- 44_(材料与制造--了解工程技术从这里开始)第6讲_材料成形之连接成形
- 45_第一节粉体成形原理
- 46_第二至五节粉体制备技术_粉末冶金的成形工艺_陶瓷材料的成形工艺_烧结
- 47_(材料与制造--了解工程技术从这里开始)第7讲_非金属材料成形1
- 48_第一二节高分子材料成形原理_塑料成形工艺
- 49_第二至四节橡胶成形工艺_薄膜成形技术简介
- 50_第五节高分子材料快速成形方法
- 51_(材料与制造--了解工程技术从这里开始)第7讲_非金属材料成形2
- 52_第九章复合材料的成形工艺
- 53_第一二节切削运动及切削要素_切削刀具与切削运动
- 54_第二节切削刀具及其材料1
- 55_第二节切削刀具及其材料2
- 56_第三节切削过程及控制
- 57_第四节材料的切削加工性_机械加工质量
- 58_(材料与制造--了解工程技术从这里开始)第8讲_切削加工
- 59_第一节外圆面的加工
- 60_第一二节外圆面的加工_孔的加工
- 61_第三节平面的加工
- 62_第三四节平面的加工_锥面_成形面及螺纹的加工
- 63_第四五节锥面_成形面和螺纹的加工_齿形的加工
- 64_第五节齿形的加工
- 65_第一节电火花加工
- 66_第二三节电解加工_超声波加工
- 67_第四节高能束加工
- 68_(材料与制造--了解工程技术从这里开始)第9讲_特种加工
- 69_第一节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
- 70_第二三节零件的切削加工工艺性_基准及其选择
- 71_第四五节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_技术经济分析
- 72_第十四章机械制造业的环境保护
- 73_机械制造业的环境保护
- 74_切削加工经济性简析
- 75_课程小结与展望
- 76_(材料与制造--了解工程技术从这里开始)第10讲_材料与制造的可持续发展
机械工程材料—提供工程材料性能、材料使用和选择方面的知识; 材料成形基础—提供不同材料在各种状态(液、塑、固、粉体等)成型为毛坯或零件的工艺知识; 机械制造工艺 —提供通过切削或特种加工方法精确制造零件的工艺知识; 机械制造实习 —提供一个完整的材料成形与机械制造工艺实践与实验过程。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是研究机器零件常用材料和加工方法,即从常用工程材料的选择、
成形、加工制造,直到加工出零件或器件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的特点是与实践环节或工程训练
环节协调进行。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加快、学科大幅度的调整,本课程充分体
现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全面拓宽知识体系,使理论、实践、创新和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的结合在
一起,反映先进制造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及制造技术发展史、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管理
科学等学科之间密切交叉与融合的特点。
本课程在工程训练或金工实习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材料及制造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及现代
制造行业的管理运行方法,能够理解常用工程材料和各种制造工艺技术的基础知识,初步具备为
机械零件设计合理的制造工艺方案的能力。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机械、材料、管理等类专业必修或
选修的技术基础课。
1
二、学习目标
1、理解常用工程材料和各种制造工艺技术的基础知识;
2、理解各种制造工艺技术的应用案例,能够为机械零件设计合理的制造工艺流程;
3、初步具备工艺分析的能力,能够综合分析制造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性;
4、理解机械制造工艺技术的历史、特点、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能够分析评价机械制造工艺
方案对社会及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第一章 绪论
1.了解现代制造业的概况,通过讨论认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了解各种工程材料和制造技术的历史、特点、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3.本课程的目的、特点、技术范畴,以及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方法以及课程考核的形
式及要点。
要求学生:
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历史、特点、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3
本章学习内容对应学习目标 4,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6.2。
第二章 铁碳合金及其热处理工艺
1、理解金属材料基本知识,包括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纯铁的晶体结构及其同素异构转变、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铁碳合金相图、工业用钢材。
2、理解钢的热处理基本知识,包括钢的热处理工艺基本概念、退火与正火、淬火与回火、表
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
3、理解常用非金属工程材料种类和基本知识。
4、理解机械零件选材的一般原则,能够为常见机械零件学着合适的工程材料。
要求学生:
在《工程材料》课程基础上,理解机械制造中常见工程材料的的特点、主要力学性能和部分
物理性能,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晶体缺陷、结晶过程以及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金属与合金的
基本相结构及其特性,理解材料的组织与结构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控制措施。能够运用典
型铁—碳合金状态图分析铁碳合金中温度、成分和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金属材料、高分子
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分类、编号及用途。理解钢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及转
变产物的形态和性能。理解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及表面热处理的工艺特点和应用,以及常见
热处理缺陷、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理解选用工程材料的基本原则,能够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
材料工艺性及经济性合理地选用材料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本章学习内容 1-3 对应学习目标 1、2,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1.2。学习内容 4 对应学习目标 2,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3.3。
第三章 铸造工艺基础
1、理解铸造工艺基础知识,包括液态合金的充型、铸件的凝固与收缩、铸造内应力、变形和
裂纹、铸件的质量控制。
2、理解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方法,包括铸铁件生产、铸钢件生产、铜、铝合金铸件生产。
3、理解特种铸造工艺方法,包括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
其它特种铸造方法。
4、理解砂型铸造的工艺设计的相关知识,包括造型方法的选择、浇铸位置和分型面的选择、
工艺参数的选择。初步具备为典型铸件设计铸造工艺方案的能力。
5、理解铸件结构设计原则,包括铸件结构与铸造工艺的关系、铸件结构与合金铸造性能的关
系,制造成本等方面,能够综合分析锻造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性,初步具备铸件结构分析设计的
能力。初步具备为特定铸件对比选择铸造方法的能力。
6、理解铸造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理解铸造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能够分析铸造工
艺方案设计对社会及环境的影响。
要求学生:
理解合金的铸造性能及其对铸件质量的影响、砂型铸造和常用特种铸造方法的特点,具备对
4
典型铸件合理选择铸造方法的能力。理解砂型铸造浇注位置、分塑面及铸造工艺参数的选择,能
够能绘制典型铸件的铸造工艺简图。理解铸铁的石墨化及其对铸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常用铸造
合金的获得方法及铸造特点。具有分析零件铸造结构工艺性的初步能力。理解特种铸造方法的工
艺原理、应用及其发展趋势,能够分析铸造工艺方案设计对社会及环境的影响。
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本章学习内容 1-3 对应学习目标 1,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1.2。学习内容 4 对应学习目标 2,支
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3.3。学习内容 5 对应学习目标 3,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11.2。学习内容 6 对应
学习目标 4,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6.2。
第四章 金属压力加工工艺基础
1、理解金属的塑性变形的实质、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金属的可锻性。
2、理解锻造工艺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锻造方法选择、锻造工艺规程的制订、锻件结构工艺
性分析。初步具备分析锻造工艺方案的能力。
3、理解板料冲压工艺基础知识,包括分离工序、变形工序、冲模结构、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
初步具备分析钣金冲压工艺方案的能力。
4、理解特种压力加工方法,包括精密模锻、零件挤压、零件轧制。能够合理选择压力加工方
法。
5、能够综合分析压力加工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性,初步具备设计锻造加工、钣金冲压工艺方
案的能力。
6、理解锻压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理解锻压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能够分析锻压工
艺方案设计对社会及环境的影响。
要求学生:
理解金属塑性变形及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金属的锻造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理解自由锻
和锤上模锻的特点及工艺过程,能绘制简单锻件图。理解其它模锻方法的特点,具备对典型锻件
合理选用锻造方法的能力。理解板料冲压的特点、工艺过程及应用。具有分析中小型零件锻造和
冲压结构工艺性的初步能力。理解精密模锻、零件的轧制、挤压和精密冲压等加工方法的特点和
应用。理解锻压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能够分析锻压工艺方案设计对社会及环境的影响。
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本章学习内容 1 对应学习目标 1,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1.2。学习内容 2-4 对应学习目标 2,支
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3.3。学习内容 5 对应学习目标 3,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11.2。学习内容 6 对应
学习目标 4,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6.2。
第五章 焊接工艺基础
1、理解电弧焊工艺基础知识,包括焊接电弧、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焊接应力与变形、焊
条电弧焊以及其它电弧焊接方法。
2、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方法的原理,包括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碳钢的焊接、合金结构
钢的焊接、铸铁的补焊、非铁金属及其合金的焊接。能够合理选择焊接工艺参数。
5
3、理解特种焊接方法的原理与适用范围,包括电阻焊、摩擦焊、钎焊、电渣焊、真空电子束
焊、激光焊接。能够合理选择焊接方法。
4、理解焊接结构设计原则,包括焊接结构件材料的选择、焊接接头的工艺设计,能够综合分
析焊接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性,具有分析焊件结构工艺性的初步能力。
5、理解焊接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理解焊接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能够分析焊接工
艺方案设计对社会及环境的影响。
要求学生:
理解焊接冶金过程和热过程及其对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焊件焊接应力、变形的影响,以及
获得优质焊件的措施。理解常用焊接方法的特点,具有合理选用焊接方法及相关焊接材料的能力。
理解金属的焊接性能,以及常用金属的焊接特点。理解常用焊接接头型式和坡口型式,以及确定
焊缝布置的主要原则,具有分析焊件结构工艺性的初步能力。理解焊接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
趋势,能够分析焊接工艺方案设计对社会及环境的影响。
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本章学习内容 1 对应学习目标 1,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1.2。学习内容 2-3 对应学习目标 2,支
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3.3。学习内容 4 对应学习目标 3,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11.2。学习内容 5 对应
学习目标 4,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6.2。
第六章 切削加工工艺基础
1、理解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包括切削加工的分类、特点、作用和发展方向,零件的种类及
组成,机床的切削运动,切削加工的阶段。
2、理解刀具与刀具切削过程的基本概念与现象,包括刀具结构、刀具基本角度、刀具材料、
刀具切削过程、刀具切削过程的物理现象。
3、理解磨具与磨削过程的基本概念与现象,包括磨具、磨削过程的特点与物理现象。
4、理解普通刀具切削加工方法的原理与适用范围,包括车削加工、钻削加工、镗削加工、铣
削加工、刨削加工、插削加工、拉削加工。
5、理解磨削加工方法的原理与适用范围,包括普通磨削、无心磨削、高效磨削、砂带磨削。
6、理解精密加工方法的原理与适用范围,包括刮削、宽刀细刨、研磨、珩磨、抛光、超精加
工方法。
7、理解零件加工质量的概念,包括加工质量与表面质量的概念、设计零件时的技术经济性原
则。
8、理解切削加工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要求学生:
理解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包括机床切削运动,刀具角度,常用刀具材料,切削过程的有关
常识以及磨削过程的特点。理解各种切削加工方法的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初步具备对比分析评
价零件不同切削加工工艺方法的能力。
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6
本章学习内容 1-6 对应学习目标 1,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1.2。学习内容 7 对应学习目标 3,支
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11.2。学习内容 8 对应学习目标 4,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6.2。
第七章 特种加工与快速原型技术常识
1、理解特种加工的基本概念,包括特种加工的产生与发展、特种加工方法的分类、特种加工
对机械制造工艺技术产生的影响。
2、理解各种特种加工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范围,包括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超声振动加工、
激光加工、水射流加工等方法。
3、理解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原理、常见快速原型方法、快速原型技术的常见应用领域。
4、理解特种加工技术装备及其运行过程中的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要求学生:
理解常见的特种加工方法的原理、工艺特点和应用领域。理解快速成型技术的原理、方法和
应用。初步具备对比分析评价零件不同特种加工工艺方法的能力。理解特种加工技术装备及其运
行过程中的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本章学习内容 1、4 对应学习目标 4,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6.2。学习内容 2-3 对应学习目标 1、
2,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1.2、3.3。
第八章 常见表面加工方案选择
1、理解常见表面的加工方案,包括外圆加工方案、内圆加工方案、平面加工方案。
2、理解选择表面加工方案的依据,能够根据表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表面所在零件的
结构形状和尺寸大小、零件热处理状况、零件材料的性能以及零件的批量选择合理的加工方案。
3、理解成形面加工方法的一般概念,理解齿形加工方案选择原则、齿形和齿形精度,以及铣
齿、插齿和滚齿、齿形精加工方法,具备为典型齿形表面选择加工方案的能力。
4、能够分析机械制造工艺方案设计对社会及环境的影响。
要求学生:
理解常见表面加工方案的选择原则,理解常见成形面加工方法的特点。理解齿形精度及其加
工方案的选择原则。能够分析机械制造工艺方案设计对社会及环境的影响,初步具备合理选择各
类型面加工方法的能力。
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本章学习内容 1-3 对应学习目标 2、3,支撑毕业要求指标 3.3、11.2。学习内容 4 对应学习目
标 4,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6.2。
第九章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1、理解零件结构工艺性概念。
2、理解零件的切削加工工艺性原则与零件的装配工艺性原则。
3、能够在零部件设计中考虑结构工艺性原则,合理设计零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