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公开课:艺术史

  • 名称:北京大学公开课:艺术史
  • 分类:文化历史  
  • 观看人数:加载中
  • 时间:2020/12/22 16:35:20

课程简介

艺术史连续讲授十个专题,每个专题14-15讲,以此对世界艺术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和呈现,揭示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中的艺术和艺术史的差异,培养学生基本的艺术素养。此课程不设先修课程,每年在秋季学期开设一次,首讲导论说明艺术史的基本概念并说明本次内容在整个课程中的结构关系,末讲总结本次内容的问题指向。

艺术史导论节选

今天我们开始讲艺术史。从今天开始我要连续讲十个专题,每个专题讲10-15讲。

对我们来说,艺术史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史?这个问题说起来非常复杂,因为如果我们知道什么是艺术,其实就没有艺术;艺术如果是可以定义的,一定不再是艺术。因此“艺术是什么”的问题今天只能追问,而没有确切的、固定的答案。

什么是艺术史呢?艺术史又是对这样一个具有创造和自我否定的活动进行不断地观察和研究的学问。如果我们能够把艺术史说得很清楚,也就不再是关于那个无以定义的艺术的学问,所以艺术史是不构成科学的一门科学,是一个奇异的学问。如果研究对象真的没有确定性,当然也就没有了建立所谓“学科”的基础。然而,讲授艺术史,又不得不对其进行一个假设的定义,定义只是我们对艺术史的设想,事先将设想的框架交代清楚以后,大家就知道我怎么来安排这个课程。

艺术被看作是人类精神的一种活动,艺术史记录和解释艺术同人类的其他活动一起构成一种配置关系,而在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历史阶段,这样的配置有所不同。因此,世界不仅有一个艺术史,而且是有多种艺术史。2016年在北京召开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大会的主题就是Terms,旨在讨论不同文化和不同时代的艺术和艺术史。由此将进一步揭示和发现不同的艺术的定义本身就对应着比较复杂的配置关系,而我将要陈说的艺术到底同哪些配置并列呢?

在此首先要清楚地告诉大家我所采取的办法,以便于大家沿着一种方式进入理解,并且反对、批判而穿过和越过这种方式以获得自己的理解。如果在我们共同的讨论中,各人能获得自己的理解,这恰巧是艺术史这“不构成科学的一门科学”来开拓人的创造性和建造一种新的人性的目标之所归,因此艺术史课程并不是要教授给大家怎么来理解艺术,而是要通过对艺术的讲解,使得大家建立对艺术自我的理解,这便是构建一套方法的初衷。

图片

图为拉斐尔的《雅典学院》

对我来说,艺术史是一条通道,而不是对于艺术本身的历史陈述。

它当然可以是对艺术本身的历史陈述!历史上有过很多的艺术现象和艺术作品,还有很多从事艺术工作的人,我们可以看希腊,看汉朝,了解人类文明中最光辉、最灿烂的人工遗迹是如何被创造,又是如何影响着人。这一定是愿望所致,但是艺术史的功业不仅如此。现在我们所讲的艺术史,实际上通向了更宽阔的方面,透过艺术这个活动,亦即人性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配置,能够解释世界的本质和人的本性。

世界的本质和人的本性其实找不到根本,也不可能完全地被研究,对于人类来说,本体是无尽的黑暗和永恒的沉寂,但会在不同的事物中间变现出来,呈现为形式,尤其是艺术,因其通达本性和本质,在艺术中变现出来的形式是如此的灿烂、光辉而富有魅惑,使人关注此事。别事有人关心,有人忽视,艺术极其容易吸引人们,对这样的一个变现的结果,一个形式化的存在情为之动而令人神往。经由对艺术讨论,作成艺术史学科来对世界的本质和人的本性触及和揭示,无疑是很有意义的方式。如何作为?首先要求将所说的人性的形态做一些方向上的区分。

一般来说,人的整体具备人性。人性之意,即作为人,除去和其他生物和生命所分享的特性之外,一定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的特性,而这些特性过去的不同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之归结成“精神”,可以含蕴于个别肉身,可以飘摇于俗世之上。而人类的精神活动根植于人的本性不同方面。人性的本质貌似一个整体,但是被人的有限而偶然的生命能力意识和认知,显现出诸多后果。后果是人类的自我感知和认识,知之者则为可知之者,不知者视为不可知之者,况且更多的是起千万代人于历史与沉积之下,也不知何为不知。日常接触、历史所及,便是人生的精神所变现出来的可以被而且能够被意识和认知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三大结果历来引人特别关注:一个是科学,一个是思想,还有一个就是艺术。有时会将之放在一起陈说,乐意把一个人具有的多重的因素的综合成绩,作为衡量其人格的高低程度和人的文化素养多少的标准,殊不知科学、思想和艺术本身有时并不相容的,虽然归属于每一个人,人人都有人性从而在这三个结果中各擅其能,但是未必每一个体都具备全部人性,如上所说,人性的全部是一个整体,既包含了科学,也包含了思想,还包含了艺术,但是在每一个个体身上,甚至在每一个时代的文化共同的集体身上,人只能“分有”其中的部分。没有一种文化可以呈现人性的全体,迄今为止的全部文明也没有将人性变现完毕,经常所遇到的情况是有些人在有些点上特别优秀,出于一种天赋,遭逢一种际遇,致使他\她的最终成果和结果显现得杰出而光耀。

图片

图为泰奥多尔·居丹的《肯特海滩》

讲授艺术史还是要把人性作为一个整体来做规划,这样才能够在解释局部问题时便于联系全体陈述,否则就无从说起,也挂漏太多。现在便来讨论此事,将之用100到150个题目条分理析地分而论之。

“本性”到底是什么?对此本体问题有一确定,定作“无有的存在”,文章性质所限,不在此论证。这个“无有的存在”说起来太长,僭造了一个字,上面是半个“无”,下面是半个“在”,这个字读音取“无有的存在”第一字“无”之声母,后一字 “在”之韵母而读作“wài”,字典未收,只是代号,代号就是把复杂的东西标示出来。作如此标示的作用是想把本体问题悬置起来。在此次课程中不讨论世界的本质和人的本性的问题,只讨论在艺术上这样一个虚无的“无有的存在”如何实现为我们的世界,以及人在其中的生活和生存。

艺术史是一条通道,是将艺术史的问题直指我们今天这样的一个世界和自我的生存是如何从一个“无有的存在”变现出来,也就是解答“有生于无何以实现?”“有生于无何以完成?”的问题。这个问题出自中国古代,但是古人对这个问题没有进行论证,只给出一个命令:“有生于无”。怎么生?并没有非常清晰和严整的论证过程。我们不能回避论证,当然不知是否有效,也许我整个这十年的艺术史课程就在论证这样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