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建设始终秉承“顺应时代性、保持先进性、强调临床化、坚持创新性”的发展理念,伴随着第四军医大学的发展走过了辉煌的70多年。本学科点最早萌芽于1935年,其前身附属于南京中央大学牙症医院矫形科,早期由我国口腔医学的创始人陈华教授任学科带头人,全国解放后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医大学牙医专科学校。1956年随第四军医大学迁至西安,至此我国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创始地——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解剖生理学教研室正式成为独立的建制。创始人为我国口腔解剖生理学专家王惠芸教授。1979年、1986年本教研室分别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成为我国最早的口腔解剖生理学硕、博士授予点,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目前多数已成为各院校的学术带头人。在新的历史时期,口腔解剖生理学教研室在中华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病暨牙合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美青教授的带领下,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回顾过去,口腔解剖生理学教研室历来是引领国内口腔解剖生理学发展的鲜明旗帜。学科创始人王惠芸教授1945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牙医学院,在过去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国人牙体解剖的研究,其专著《牙的解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和论文《我国人牙的测量和统计》(中华口腔科杂志,1959)正是我国目前《口腔解剖生理学》统编教材的前身,其中的牙体解剖学研究资料,至今仍是我国人造牙生产的主要的和唯一的国人参考依据。20世纪60年代王惠芸教授又紧跟国际发展动态,在国内率先开始了颞下颌关节解剖学研究,1964年发表的《颞颌关节的解剖学观察》为国内该领域的首篇论文,再次开创了国内颞下颌关节研究的先河。1983年王惠芸教授发表的《牙合学》综述又一次开启了我国牙合学研究的新时代。在王惠芸教授的倡导下1989年我国第一届全国牙合学研讨会在西安胜利召开,自此国内的牙合学研究走上正轨。1986年我教研室审时度势在国内创建了第一个颞下颌关节专科门诊,先后开展了以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的病因、病理及临床治疗等方面的系列研究,相关成果1988年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0年王惠芸教授作为主编,组织北京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的有关专家教授,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牙合学》专著,为我国牙合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
颌骨、肌肉、颞下颌关节 解剖生理
口腔功能
牙体解剖学
前牙解剖1
前牙解剖2
前磨牙组1
前磨牙组2
磨牙组1
磨牙组2
乳牙外形1
乳牙外形2,牙体异常
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1
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2
牙髓腔解剖1
牙髓腔解剖2
牙列、牙合与颌位1
牙列、牙合与颌位2
牙列、牙合与颌位3
牙列、牙合与颌位4
 

邮箱
huangbenjincv@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