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录

“草根逆袭”,一直都是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草根逆袭的典范,比如当过亭长的刘邦、做过农民的刘秀、编过草鞋的刘备……但要说起最励志的草根,则非明太祖朱元璋莫属。

公元1328年的一个夜晚,朱元璋降生在一户贫穷的农民家里。这个新生命的到来,并没有为这个家庭带来多少欢喜。

对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来说,多一张嘴吃饭,无疑加重了整个家庭的生活负担。因此,朱元璋的童年生活十分艰苦,他读不起书、上不起学,甚至连吃饱饭都成问题。

对于此时的朱元璋来说,人生的最大愿望就是娶个勤快妻子、混口粗茶淡饭。

然而,时势造英雄。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环境下,朱元璋的命运被彻底改写了。他从一个即将要饿死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了君临天下的帝王,这简直是奇迹般的飞跃!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朱元璋凭借着坚强的意志与无畏的信念,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奇迹。

那么,他又是如何完成从乞丐到皇帝这一惊天逆袭的呢?在他身上又有哪些传奇故事呢?

本书作者当年明月,是著名青年历史学者,明史学会会员。同时也是心灵历史的开创者,他提倡“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

他将真实历史与小说笔法完美结合起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变得生动有趣,给读者一个轻松的阅读体验。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解读《洪武大帝》这本书的精华内容,带大家一同走进那段风起云涌的峥嵘岁月,并从“朱元璋与敌人”、“皇权与相权”、“朱棣与朱允炆叔侄”三个矛盾入手,去了解元末明初那一幕幕龙争虎斗的精彩故事。

你将会学习到,朱元璋翻过的“三座大山”究竟是什么?

你还会了解到,朱元璋是如何一步步击败胡惟庸,并消灭“丞相制度”这一延续了千年的“庞然大物”?

最重要的是,我将为你呈现朱棣与建文帝叔侄之间的明争暗斗,通过对“靖难之役”始末的真实再现,告诉你权谋斗争背后的人心善恶与是非公道。

下面就让我们开始学习吧!

朱元璋翻过的“三座大山”究竟是什么?

有人说,人生就好比翻山,你只有翻过一座座挡在身前的大山,才能够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今天我们就先来讲讲,朱元璋在创业阶段需要翻过的三座大山。

众所周知,朱元璋小时候的家庭情况是相当糟糕的,要是放到现在,那算得上是超级特困户了,他们一家人连吃饱饭都成问题。

所以,朱元璋小时候的人生理想很简单:努力种地,努力活下来,如果能吃饱饭就更好了。这是多么朴实无华的理想啊!只可惜,如此简单的愿望最终也变成了奢望。

朱元璋17岁那年 ,一场干旱席卷了江淮大地,随之而起的是遮天蔽日的蝗虫与横行的瘟疫。天灾人祸横行,这对以种地为生的农民来说是毁灭性打击,朱元璋一家自然也难逃厄运。

在这一年,朱元璋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灾难性打击——家破人亡。

粮食吃光了,亲人饿死了,家也就没了。被逼无奈的朱元璋为了活下来,只能拿着一只破碗,来到附近的皇觉寺,开始了自己“光辉”的乞讨生涯。

由于饥荒过于严重,皇觉寺很快就宣告破产,各职工都要出去化缘。

化到的,算你有本事;化不到的,饿死了也没有保险给你赔偿。

就这样,刚入职不久的朱元璋被指派到淮西和河南一带乞讨。

此时正值元朝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统治与频繁发生的天灾,让穷苦百姓长时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正所谓“官逼民反”,百姓们没了出路,只好铤而走险,纷纷揭竿而起,反抗暴政。

朱元璋当然也不例外,既然走投无路,那就拼死一搏吧。成为农民起义军,怎么也要比做乞丐强啊。

长期困苦的生活,往往最能历练一个人的意志。一事无成的纨绔子弟,大多出自富贵之家,穷人家的孩子没有“纨绔”的资格,他们只能凭借着自己不服输的精神去闯、去坚持、去争取属于自己的人生。

诗人里尔克有一句诗:“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人活一世,苦难是常有的。在面对苦难之时,心态稍微好一些的便会咬紧牙关,将一个“熬”字,奉行到底。

当乞丐的时候,朱元璋就在默默熬着;投奔起义军、逐渐有了自己的势力后,他仍然在“熬”。他坚信,只要肯熬、敢熬,就一定会有出头的一天。

他不和元朝的军队打仗,也不和周围的大佬争地盘,他将重点目标放在了暗中积蓄实力上。

越是没有人在意他,他越是高兴,后来更是神不知鬼不觉地拿下了南京城。

直到此时,那些大佬们才惊奇地发现:咦,朱元璋是个什么东西,这家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低调的人,往往能成为人群中的不凡之人,也能成为最后的强者。这样的人,总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他们通过放低自己的姿态,用心去做自己的事情。

其实,我们都应该学着去做一个低调内敛的人。喜欢炫耀,就容易被人针对;喜欢高调,就容易引起别人的不满。

真正聪明的人,往往懂得在人群中隐藏自己的锋芒,他们之所以如此并非只是谦虚,而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朱元璋正是这样保护着自己并一步步做大做强的。

逐渐强大虽然是好事,可随之而来的麻烦却也很让人头疼。你弱小的时候,没有人会在意你,而当你一步一步走向强大时,便成了大佬们的眼中钉。

攻占南京后,朱元璋成了一方诸侯,夺取天下才是他的终极目标。而此时他就要正视拦在他身前的“三座大山”了。

到底是哪“三座大山”呢?

第一座大山是心黑手狠的陈友谅。

许多人对这个名字的印象来自于《倚天屠龙记》,在《倚天屠龙记》中,陈友谅是个心机阴沉的奸诈人物,其实他在历史上的形象和小说里差不多,也是个心狠手辣的狠角色。

第二座大山是财大气粗的张士诚。

张士诚是盐贩子出身,向来慷慨豪爽、容易满足。他倒是没有什么一统天下的野心,只想做个割据一方的富家翁。

陈友谅是当时南方数一数二的大势力,占据着长江上游地区,,张士诚虽然没有大野心,但他十分富足,占据着江浙一带。

陈友谅有枪杆子,张士诚有钱袋子,这样一来,两人一上一下把朱元璋夹在了中间,朱元璋哪儿还能安坐不动?他只有“正面硬刚”这一条路可走了!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彻底改变了朱元璋的命运,这个人就是在历史上与诸葛亮齐名的智慧化身——刘伯温。

陈友谅大军朝朱元璋开来的时候,朱元璋的下属们彻底乱了套。大家主张投降的不少,主张逃跑的更多,但主战的却是凤毛麟角。

正当朱元璋犹豫不决的时候,刘伯温站了出来。

只见刘伯温一改往日里温和低调的语气,充满斗志地说道:“那些说要投降和逃跑的人应该立刻杀掉!区区一个陈友谅就把你们吓破了胆?依我看来,陈友谅骄兵冒进,必败无疑,有什么可害怕的?要走你们走,我要留在此地与陈友谅一决雌雄!”

刘伯温的凛然正气与冷静分析,不仅让同僚们哑口无言,也让朱元璋重新审视了这个平时不爱说话的谋士。

朱元璋慢慢走到他身边,拍着他的肩膀说道:“你很好,我们一定要稳住,不能输给别人。”

刘伯温的话就如同一颗定心丸一样,不仅让朱元璋稳住了军心,也断送了陈友谅的大好前程。

鄱阳湖一场大战,陈友谅一败涂地。

在解决了陈友谅之后,朱元璋决定趁热打铁,立刻向张士诚发动进攻。此时的张士诚正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他原本瞧不起朱元璋这个穷小子,但如今这个穷小子把南方的龙头大哥陈友谅都给收拾了,自己又怎会是他的对手呢?

公元1367年9月,朱元璋消灭张士诚,统一了南方。同年10月,朱元璋将矛头对准了挡在他身前的第三座大山、也是最大的一座山——元朝。

自南宋灭亡算起,中原已经沦陷近百年。而在百年之后,朱元璋发动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由南至北的统一战争”。

在这场北伐战争中,朱元璋击溃了天下无敌的蒙古铁骑,攻破了元朝首都北京城,彻底统一了华夏大地。

一个崭新的王朝也随之应运而生,中国历史再一次翻开了新篇章!

朱元璋是如何消灭“丞相制度”的?

说完了“朱元璋翻过的三座大山”,接下来我们说说“朱元璋与丞相制度的较量”。

公元1368年元月初四,朱元璋于南京登基,定国号为“明”,年号“洪武”,后世称其为“洪武大帝”。

从一穷二白的乞丐,到坐拥天下的帝王,朱元璋创造了奇迹,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蜕变。

但如果你以为他此时就可以高枕无忧享清福,那就大错特错了。

历史曾多次向我们证明了一个真理:国无外患,亦有内忧。

朱元璋消灭了外部的大部分敌人后,内部的派别斗争却悄然开始了。

 什么叫派别斗争?

说的简单点,其实就是“老乡会”。朝廷中的官员们根据“地域”自行站队,形成政治联盟,以维护自己在朝中的利益。

在朱元璋手底下,有两个规模比较大、实力比较强的“老乡会”。一个叫“淮西集团”,会长是李善长;一个叫“浙东集团”,会长叫刘伯温。

这两大集团为了争夺在朝廷中的话语权,展开了一系列的明争暗斗。

在这场斗争中,淮西集团是有着先天优势的,因为朱元璋也是淮西人啊,仔细算算,朱元璋才是淮西集团的真正会长。

所以无论刘伯温多么机智过人,也是斗不过淮西集团的,因为人家有皇帝做靠山。所以这场斗争其实是毫无悬念的,后来刘伯温被朱元璋借故罢官,浙东集团也就随之一蹶不振。

此时,淮西集团的会长李善长也因为年老而退居二线,新任的胡惟庸心黑手狠、野心极大。

他对浙东集团中的代表人物百般陷害、赶尽杀绝,甚至连告老还乡的刘伯温也未能幸免。

在彻底打垮浙东集团后,胡惟庸变得越发猖狂,他公然贪污受贿、排除异己,甚至连官员任用、处决犯人等朝廷大事都操控在他一人之手。

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胡惟庸成功挤走了另一个丞相汪广洋,彻底独揽丞相大权,具有了制约皇权的极大权力。

对于胡惟庸的肆无忌惮,朱元璋反而显得特别平静,此时的他就如同一个受了气也不反抗的孩子,静静看着胡惟庸的表演。

孔子曾说:“百行之本,忍之为上。”有人经常因一时之气,大打出手,最后弄得两败俱伤;也常有人因性情急躁,好心办坏事,这就是“不能忍”造成的后果。

现实是什么?现实其实就是教你如何低头的过程。现实面前,无论我们有多强大,都要学会忍。你忍不了,那就会被现实击倒,被失败笼罩。

朱元璋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注定会成为胜利者。

过分的平静,就意味着危险的来临。胡惟庸也不笨,他早已察觉到了身边的危险,也知道朱元璋是个从不妥协、从不认输的人,于是他采取了应对措施——拉人下水!

正所谓“法不责众”,如果能把朝廷中的大部分高官都拉拢进自己的阵营,那即使对手是皇帝又如何,他难道敢把百官都杀了吗?

平心而论,胡惟庸的想法是合情合理的,但问题就在于朱元璋并不是一个按照情理出牌的人。

朱元璋与胡惟庸,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积蓄着力量,准备着迟早到来的正面交锋,而这一天很快就到了。

在一次出游中,胡惟庸的儿子不小心坠马而死,他一怒之下,没有通知司法部门就私自杀了马车夫。

朱元璋得知后,立刻传出旨意,命令胡惟庸到御前来解释一下这件事。胡惟庸一到御前,便哭诉起自己的委屈。

但让他感到奇怪的是:无论自己怎样卖力的表演,朱元璋都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直到此时,他才感觉到一阵寒意从朱元璋的眼神中散发出来。

只见朱元璋缓缓站了起来,淡淡说了一句:“杀人偿命。”然后便飘然而出,再没有多看胡惟庸一眼。

这件事发生不久之后,胡惟庸便被人举报谋反,继而锒铛入狱,他在朝中培养的同党也纷纷被他拉下了水。

“胡惟庸案”持续了几年之久,因受牵连而被杀的人超过一万人,胡惟庸谋划多年的计划和组织就这样被朱元璋轻而易举地击垮了。

事实证明,胡惟庸的“拉人下水计划”彻底失败了,因为朱元璋是真的敢把这些人统统杀光的。

杀人的罪名也好,谋反的罪名也罢,这不过都是幌子而已,朱元璋的目标从来就不是胡惟庸这个人,而是他背后的“庞然大物”——制约皇权的“丞相制度”。

就在胡惟庸及其同党被一网打尽的一个月后,朱元璋就撤销了丞相的职位,取消了中书省的设置。

从杀胡惟庸到废除丞相制度,这一切都太顺利了。

朱元璋凭借着雷厉风行的铁腕手段,一举解决了制约皇权的心腹大患。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这一举措却给后世子孙带来了很多麻烦。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原先由丞相负责的国家事务,如今交给谁去处理?

既然朱元璋除去丞相制度的目的是加强皇权,那么这些事务自然都归皇帝一人处理了。

那问题又来了,在唐朝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人数最多时可达十几人,就算在宋朝,正副丞相加起来也有6、7人之多,那么现在,需要近10人处理的事务都落在了皇帝一人身上,皇帝处理得完吗?

答案是否定的,朱元璋农民出身,体力极好,他倒是可以勉强应付,但他的子孙们呢?都可以一人干十几人的工作吗?

于是,历史和朱元璋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他的子孙们却发明出一个“内阁大学士”来,这些内阁大学士无丞相之名,却有丞相之实,甚至他们的权力还要大于前代的任何一位丞相。

朱元璋想以一己之力打破延续千年的权力制衡,然而规则就是规则,即便强大如朱元璋,最终还是遭到了历史规则的反噬。

不管怎样,废除丞相制度后的朱元璋还是满怀着信心的。内部的派别之争已经解决了,皇权的最大威胁也已经消除了,他坚信,只要子孙们精明强干些,大明江山将与日月同在!

永乐帝朱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说完了“朱元璋与丞相制度的较量”,最后我们来说说“永乐帝朱棣是怎样的一个人”。

大明帝国内部虽然已经日渐安稳,但退回到漠北的蒙古人却依旧想着死灰复燃、重新进入中原繁华地,于是蒙古人经常骚扰大明朝的边境。

此时的朱元璋已垂垂老矣,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名将们也已经凋零殆尽,所以他只能从年轻人中选出能够抵抗外敌的人了。

好在他的运气不错,还真就发现了一个极具军事天赋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这个人是他可以绝对信赖的,因为这个人是他的亲儿子,名字叫做“朱棣”。

由于母亲出身卑贱,自己又并非长子,所以朱棣小时候并没有得到朱元璋的重视。

朱元璋整日里南征北战,对孩子们的教育更是无暇兼顾,除了太子朱标外,其他儿子几乎没经受过什么正规教育,这朱棣更是个不折不扣的半文盲,另一半还是后来自己自学成才的。

朱棣这个人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枪,后来还参加过大明对蒙古发动的北伐战争。

21岁时,朱棣奉命到北京就藩,正式成为了驻守帝国北大门的“燕王”,并多次带兵击退蒙古人的入侵。

在朱元璋看来,朱棣越优秀,对帝国越有好处,他相信朱棣一定会守护好帝国的北大门,也一定能好好辅佐新君建文帝。

这建文帝朱允炆本是皇太孙,一向深得朱元璋喜爱。太子朱标病逝后,朱元璋毫不犹豫地册立了朱允炆为法定继承人。

而且还大肆分封朱家子弟,让他们到各地去做藩王,并拥有自己的军队,以此来拱卫中央。

只可惜,朱元璋的“一番好意”却给建文帝朱允炆带来了灭顶之灾,因为他高看了藩王们的忠诚度,也低估了权力对人的诱惑。

藩王们雄霸一方,又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于是逐渐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其中尤以燕王的实力最为雄厚。

这令建文帝很忧心,与其等着藩王叔叔们杀过来,自己还不如先下手为强,一个个铲除他们方为上策。

世间之人,性情各不相同,选择也有所不同。有人任人宰割,那就必然有人会奋起反抗,而燕王朱棣便是第一个奋起反抗的人。

其实朱棣这个人是很有野心的,但光有野心是没用的,你还得有实力、有机会,而这两者凑在一起的几率很小。

但朱棣是幸运的,他恰巧同时遇到了这两者。

论实力,他燕王是藩王中数一数二的刺头儿,论机会,这建文帝大肆削藩、捉拿亲王不就是个机会吗?

于是朱棣扯起了“清君侧”的旗号,决定领兵入南京城,这场叔侄间的战争就这样开始了。

历史上将朱棣发动的这次“夺权战争”称为“靖难之役”,所谓“靖难”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起兵勤王,靖平国难。

听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了:这哪有国难啊?他朱棣不就是最大的国难吗?

朱棣可不是这样说的,在朱棣看来,是朝中的一些奸臣小人控制住了建文帝,把持了朝政,并大肆迫害藩王,所以,他带领着的是“正义之师”,是要救回皇帝、铲除奸臣的。

就这样,朱棣带着这支所谓的“靖难之师”一路从北京打进都城南京。

南京城破了,江山易主了,但建文帝却不见了。

大势已去,建文帝实在心有不甘,他不甘自杀,也不甘退位,思来想去只能选择逃走了,并在临走前放火烧了自己的宫殿,以此来向朱棣表达内心的愤怒与不甘。

建文帝的失踪成了“千古之谜”,后人对这位失踪的皇帝充满了深切同情,而反观朱棣,他赢得了江山,却也失去了人心,因为他在进城后,犯下了一个大错——亲自制造了一场大屠杀。

朱棣的疯狂屠杀让南京城血流成河,也让天下人对其心生畏惧。

其实朱棣并不是一个强大的人,他虽然有强大的一面,但此时坐在龙椅上的他内心更多的是软弱与心虚。

由于他的皇位来路不正,所以他每日都担心自己的位置会被别人夺走。他害怕天下人的指责,于是他要杀尽反对者;他害怕史书的指责,于是他要修改史书。

但即便如此,在史笔如铁与公道人心面前,他还是卑微而惭愧的。

他知道屠杀并不能堵住悠悠之口,因为这个世上有很多把气节、原则看得比生命还要重的人。

只要气节不倒、原则不灭,他便永远不可能心安理得地坐在这冷冰冰的龙椅上。

  结语

好了,听到这里,你就已经学会了《明朝那些事儿:洪武大帝》这本书里的精华内容。

建文帝的下落成了千古之谜,朱棣终于走进了这代表最高权力的皇宫大殿。他俯视着群臣,回忆着当年的酸甜苦辣,脑海中不禁浮现出父亲朱元璋的面容。

他此时最想告诉父亲的是:我朱棣终于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赢得了一切,你看着吧,我终将打造出一个更加强大的大明帝国!

今天,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学习,现在我再来为你总结一下:

首先,我们知道了朱元璋要成就大业,就必须翻过拦在他身前的“三座大山”。

这“三座大山”分别是心黑手狠的陈友谅、财大气粗的张士诚以及统治了中原近百年的元朝,朱元璋战胜了这三个敌人,也就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然后,我们分析了朱元璋与胡惟庸的斗争。朱元璋的目标从来不是胡惟庸这个人,而是他背后制约皇权的“丞相制度”。

最后,朱元璋成功杀掉胡惟庸,并撤销了丞相的职位。虽然朱元璋想以一己之力打破延续千年的权力制衡,但最后他的子孙却遭到了历史规则的反噬。

最后,我们了解到朱棣的双面人生,他虽然很强大,能凭借着自己的力量外抗蒙古,内夺皇位;但他也很软弱,他怕千秋万世的口诛笔伐,因此大肆屠杀甚至篡改史书。

然而,他对历史的贡献也是巨大的,在他登基后,大明王朝将走上一条更加强大的道路。

看书只是改变的第一步。我们可以提供知识,但却无法提供行为。

司马光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历史的意义从来不在于过去的真相如何,而在于后人通过这一段历史获得了什么启发,得到了什么经验。

期待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明白,其实每段历史都是当代史,每位历史人物都是你自己。

也许古人曾走的道路,你也要走或者正在走,如果了解历史,你就可以适当地避免歧路、走上正途。

邮箱
huangbenjincv@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