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录

一、温病学的定义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基础学科。温病学理论体系对指导温病的诊治有很强的临床实践性,同时又因其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体系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之一,而兼具有中医基础学科的性质,故温病学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重要课程。


二、温病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及其在临床医学中所占的地位


温病学研究的对象

温病学研究的对象即是温病。主要是四时温病和具有特异临床表现的温病。

温病: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学习温病学的任务

学习温病学的任务就是明确温病与伤寒、温疫等的关系,阐明温病的病因、发病、病理变化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治疗和预防措施,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水平,有效地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

(三)温病学在中医临床医学中所占的地位

温病学是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在中医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重要地位主要取决于:

1. 温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男女老幼皆可罹患。

2. 温病起病突然,传变迅速,病情较重甚至有一定的死亡率或留下某些后遗症。

3. 多数温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人群中传播、蔓延。

4. 长期实践证明,温病学既有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又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现在用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防治多种急性热病,指导中医急症的救治已取得许多科研成果


三、温病学的发展概况

(-)温病学的萌芽阶段(战国一晋唐时期)

1.特点:这段时期温病学无专门的著作,有关温病病名、病因、症状、治疗、预防的记载,散见于中医历代文献之中。对温病虽有一定认识,但理论上尚较简朴,概念上与伤寒未有明确划分,界限混淆不清,隶属于伤寒范围。正如《素问·热论》所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2. 内容:

(1) 有关病名记述:《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著述中,有关温病病名的论述见于多处。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载有“初之气,地气迁,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另外在《难经》中,也有关于温病病名的记载,如《难经·五十八难》载有:“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可谓温病病名的早期记载。

(2)有关病因方面

这一阶段对温病发生原因的认识大致有以下两种说法

一是伏寒化温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也就是说,温病是冬季感受了寒邪,当时为立即发病,藏于体内,至来年春夏季节化热而成病。至于为什么,没有讲,但这给后世对伏气温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是感受厉气说。在《皇帝内经》中已经提到疫病的发生是感受“毒气”所致,而在其后又有“厉气”“乖戾之气”等说法,如:

《肘肘后备急方》言“岁中有厉气,兼夹鬼毒相注,名曰温病”

《诸病源侯论》:时气、温病都是“人体乖戾之气而生病”

(3)证候方面:当时的文献中对温病的证候表现都突出了“热”的特点

《灵枢·论疾诊尺篇》有:“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伤寒杂病论》有:“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素问·评热病论》言: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

可见,当时已经强调了温病热偏重的特点。

?(4)有关治疗方面:

当时虽然没有形成明确完整的治疗方法,但也有一些初步的认识,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出了温热病的治疗原则,热者寒之,温者清之,及《伤寒论》中清热、攻下、养阴等法为温病的治疗学奠定了基础。

?(5)关于预防方面的论述:《素问·刺法论》中谈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这对后世认识疫疠有一定的影响。

《素问·刺法论》提出了预防温病的关键在于“正气存内”和“避其毒气”。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不仅把预防温病方剂列于伤寒章之前,而且记录了许多预防温病的方剂,如太乙流金散(雄黄、雌黄、矾石、鬼箭羽、羚羊角)烧烟熏之以辟温气。


温病学的成长阶段(宋一金元时期)

1. 特点:明确了伤寒与温病的区别,在理法方药、特别是在治疗学上有较大的突破,逐步从伤寒论体系中摆脱出来,为温病学自成体系奠定了基础。

2. 内容:

(1)治疗学中的新突破:自东汉张仲景继承《内经》学术思想,编著成《伤寒论》,确立外感热病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后,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治疗外感热病基本上都以《伤寒论》的立法处方为普遍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实践的深入,认识水平的提高,医家们感到,仅用《伤寒论》经方治疗外感热病,不能适应临床实践的需要,提出改革和发展的主张。

①主张灵活应用经方:宋代朱肱、庞安时提出,不可拘泥使用古方,而要因人、因地、因病、因时而异,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朱肱在《伤寒类证活人书》中说:“桂技汤自西北二方居人,四时用之无不应验,自江淮间,唯冬月及春初可行,自春末及夏至以前,桂枝证可加黄芩半两,夏至后桂枝证加知母一两,石膏二两或升麻半两,若病人素体虚寒者,正用右方,不在加减也。”庞安时也在《伤寒总病论》中指出:“风温、湿温等温病,误作伤寒发汗者,十死无一生。”说明当时在对待外感热病的治疗上,开始出现新的认识。

②为热病治疗开创清热解毒先河:金元时期的刘河间在热性病治疗上大胆地创新论、立新法、订新方,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单用辛温解表,足以误人,提出以寒凉为主的治疗方法,并创制双解散、防风通圣散等方剂,为治疗热病开创了清热解毒先河,被称为“寒凉派”,后世有“伤寒宗仲景,热病崇河间”之说。③提出按邪热在上中下三焦及“气分”、“血分”的不同部位分别制方用药:元代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提出此论,对后世温病辨治体系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2)理论上的新进展:开始明确划分温病与伤寒的界限

元代末年医家王安道,在《医经溯洄集》中提出以下几个论点:

一是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也就是为温病正名。

二是澄清温病的病因病机,温病为里热外发,表证为里热郁表所致。

三是明确提出了温病初起的治法与伤寒的区别,即治疗当以“清里热为主,而解表兼之,亦有治里而表自解者” 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称王安道“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另外此阶段提出温病有新感和伏邪两类,宋代郭壅在《伤寒补亡论》中提出:“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后世认为温病有新感、伏邪两类,即导源于此。


 


邮箱
huangbenjincv@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