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主要讲授腹部常见病与多发病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思维,涵盖实质性脏器与空腔脏器影像诊断与影像技术重点理论知识与阅片技能。

本课程的教学是在学生完成病理学和部分诊断学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联系和印证解剖、生理和病理等学科的有关基础理论。适当联系临床,使学生能比较牢固地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加强学生的全面观察、系统分析的临床思维能力的锻炼,为以后的临床教学和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C.Roentgen)在吴尔滋堡(Wurzburg)大学实验发现X线。几个月后,罗素·雷诺兹就发明了X光机。老布拉格于1913年1月设计出第一台X射线光谱仪,并利用这台仪器,发现了特征X射线。在医学上被利用于人体检查,疾病诊断,从而新学科形成---X线诊断。

8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出现了超声成像和γ-闪烁成像。70年代以后相继出现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和发射体层成像ECT,以及在影像工具的监视下从病变区域采集标本或对病变进行治疗迅速兴起的介入放射学。



1. 总论

1.1 X线成像

X线是由高速运行的电子群撞击物质突然被阻时产生的。X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目前常用的波长范围为0.008~0.031mm。X线具有穿透性、荧光效应和摄影效应,另一方面基于人体组织密度和厚度的差别,在荧光屏或X线板上就形成了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  


1.2 计算机体层成像CT

4

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的出现实现了影像技术的飞跃,从开始的单排CT到螺旋CT、电子束CT、多排螺旋CT至PET/CT与图像融合,CT技术的不多发展,检查范围的迅速扩大,图像逐渐清晰,使得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不断提高。



1.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上世纪80年代继CT之后出现的将电子计算机与常规X线血管造影相结合的一种新检查方法。近年来,选择性动脉造影得到广泛应用。DSA影像的形成是基于数字荧光成像DF,其影像形成过程与传统的利用X线成像相同,即透射成像。

7

1.4 磁共振成像MRI

1946年美国Stanford大学 Felix Bloch和Harvard大学的 Edward Purcell各自独立行磁共振现象研究,1952年他们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MRI应用逐渐扩展,在医学诊断中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进展。

MR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它是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特点,在外加磁场内,经射频脉冲激后产生信号,用探测器检测并输入计算机,经过计算机处理转换后在屏幕上显示图像。

213


2医医学影像的未来

2.1 CT前沿

为了满足临床工作对于检查时间、图像质量、操作程序等要求,探测器增宽、机架转速提升、X线管球的热容量增加、三管球等不断改进。容积CT (Volume CT)、能量CT (Energy CT)、低辐射剂量乃至无害CT (Low dose even harmless)出现。


2.2 MR的发展

临床要求病变得到多方位展示,更促进多领域整合,例如:MR-US、MR-PET、MR-CT、MR-Surgery、MR-Molecule Imaging.高场磁共振出现。针对不同疾病,磁共振特异性造影剂的不断出现。


5

2.3 功能影像学

影像诊断已从单一依靠形态变化进行诊断发展成为集形态与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诊断体系,临床上以CT灌注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和核医学成像为代表-狭义的功能影像学。

6

重点、难点与解决方法:


重点:各系统的正常影像表现,病变的基本影像表现以及骨骼、呼吸、循环、消化、急腹症、胆道和泌尿系统常见病的影像表现和鉴别诊断。

难点: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最终应融汇于对影像的认识,影像知识与临床专业知识的综合联系能力的提高。

解决方法:

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有意识地削减文字叙述,突出主干、重点,避免照抄照搬书上内容,让学生能抓住重点,以理解为主。版面设计上增加文字与图像的对应排列,增强教学的直观性,避免两者分离演示引起的重复讲授。

2、教学、实习病案选择上除了典型影像,适当选入一些非典型影像,增强学生的鉴别能力和对疾病影像多样化的认识。注意选择具有多种影像检查的病例或同种影像检查复查病例,这些影像资料的对比观察,能让学生直观地掌握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适应范围和不足之处,培养学生动态分析图像资料的能力。

3、增加课间实习、课后实习的时间比例。充分利用实习时间加强学习。


邮箱
huangbenjincv@163.com